抗日统一战线中的新疆儿女

06.02.2015  12:44

    

资料图:抗战时期,新疆各族民众捐款购买了10架战斗机并命名为“新疆号”,送往前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新疆成为抗战大后方和重要的国际通道。在这生死存亡之刻,“前方保卫了后方,后方应该支援前方”成为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为抗战的最后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抗日救亡之歌。

    “抗战一日不停,吾人的募捐活动一日不止。”这是当时新疆各族群众的支前口号,在这个口号的感召下,新疆各族民众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温宿县西大庄维吾尔族农民巴海巴临终前嘱咐儿子沙海将其准备朝觐的2500银元,一半捐助前方抗日将士,以助前方多买几种枪弹,多杀几个敌人,好给我们中国报仇!哈萨克族遗孀嘉义克,当她知晓抗战捐助之事,毫不犹豫的捐出久存的一个50两元宝。尽管我们无法获知那元宝是她丈夫的遗物,亦或她半生的积蓄,但我们知道,她将自己的赤诚之心献给了祖国。迪化市(今乌鲁木齐市)有位70多岁的老太太在募捐现场,含着泪水摘下了自己的一对金耳环。泪水与耳环也许蕴含着对青春的美好记忆,但更多饱含的是中国人民誓死不屈的精神!

    在捐献活动中,更多的是普通劳动者节省着将自己微薄的生活费捐了出来:喀什一位贫苦孀妇,捐献出自己一穗一穗拣来的一袋小麦;一位孤儿把院方发给他的一套新棉衣包捆好交给抗日后援会转给前方战士;一位泥瓦匠在留言中这样写道:“爱国有心,捐款无力,仅将今天给人下苦力所得省票3500两,捐3000两,留500两买两个馕充饥”。 甚至有一位名为艾沙的和田贫民来到捐献处,苦于家贫无力捐款捐物,故愿将十八岁之子于素甫送往前线,以力抗战日寇,牺牲国家,以顺其愿。倘其子不忠实抗战,打倒日寇,即系不孝,如无该子,宁死不见子面。这种勇于承担匹夫之责,愿献亲子为国赴难的行为最完美的诠释了新疆儿女对祖国的赤诚与热爱。

    承担国际援华物资也是新疆各族儿女捍卫祖国的方式之一。在关内重要城镇和港口沦陷的情况下,新疆成为国际援华物资唯一通道。抗战中开辟的印度到新疆的国际驿运路线,曾一度是运送盟国援华物资的惟一通道。援华物资由印度列城发出,由几名内地青年学子和新疆百余名少数民族驮工组成的叶城县驮运队,翻越喀喇昆仑山,穿越世界最坚硬的山区,跨越了中国最湍急的河流,蜿蜒上千公里的人迹罕至的高山通道,运到叶城县。他们九死一生,经历了无法想象的艰险与壮烈,许多青年驮工也因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即便是这样,这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驮工们也没有提出任何要求,更没有要一分工钱,因为他们通过内地青年知道了抗日,知道了关内汉族兄弟在盼望着用这些物资打鬼子。

    八年抗战中,新疆各族人民表现出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尊严的高尚情操,成为新疆儿女永远不会忘记的历史记忆。

    作者: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李元斌

     天山南北模范收礼盒 红枣送祝福

     叶尔羌河对您说”启动仪式暨莎车诗歌朗诵会举行

     特写:“我们的生活像红枣一样甜蜜

     倾听模范心语 分享真情和感动

     花絮:百岁老人巴旦木送祝福

     肉孜·阿尤甫:跟着共产党走就是对的

     湖南网友0.36秒 成功秒杀第一份红枣礼盒

     5000份红枣礼盒免费送全国网友 送上新疆的祝福

     富蕴县好人马丁别克:如今的生活如枣甜

  视频:叶尔羌河对您说-新·春·枣送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