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沟区七纺片区众泰社区里的10把爱心钥匙
在众泰社区,社区副主任马明正在整理爱心钥匙存放处内的钥匙。 (记者蒋晓实习生肖琳钰摄)
新疆网讯 (记者史漓莎) 照常理,居民家的钥匙由户主管理,而在水磨沟区七纺片区众泰社区,10户居民将自家的一把钥匙放到社区。
众泰社区副主任马明说,钥匙是辖区空巢老人的,他们与老人协商签约,每天去老人家敲门,若敲不开便用钥匙开门,以备不时之需。
2月8日,记者来到社区,与工作人员探访钥匙的主人,打开空巢老人们背后的故事。
最是寂寞老人心
社区有个专柜,挂着编号备案的10把钥匙,最新的一把是前几日送来的,主人是68岁的空巢老人帕提古丽·库尔班。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就是帕提古丽·库尔班的真实写照,老人一人过着单调生活。
因独居处处小心,生活范围仅在小区方寸之间,到了冬天更是鲜少出门。帕提古丽·库尔班说:“身边没人,怕摔一跤就进医院,就算在家,也怕突然病倒没人发现。”
这种顾虑不是耸人听闻,冬季往往是老年病的高发期。
众泰社区是首府最大的廉租房社区之一,其中空巢老人67户。马明说,这个冬天就有几户老人不慎在家病倒,没能及时救治,或是卧床或是已故。
帕提古丽·库尔班说:“几天前擦门窗,把自己锁在了外边,最后砸了锁才进门,这阵儿听说社区愿意保管钥匙,我赶紧报了名。”
预想以后家里会常来人,老人将家里打扫了一遍,还特意买了干果和糕点。
当日12时,钥匙认领人马岩如期而至,老人迎进门,边塞吃的边叮嘱,“我的人,我的家,就都交给你们了。”
一把钥匙换一颗心
柜子里最旧的钥匙是万海清的,也是社区收到的第一把钥匙。
60岁的万海清是一名孤寡老人,因疾病频发,老人视力下降,为让屋里热闹些,他整天开着电视听声音,电视若不开,多半是包户干部王淑敏来了。
2013年12月接手万海清所在楼栋,王淑敏几乎每天都来敲门,时常陪老人聊天。老人记性不好,总忘带钥匙,去年就有两次砸锁经历,为让他分清开锁方向,王淑敏还在门上贴了个红色箭头。
2014年6月,万海清把钥匙送到了社区,也正是这把钥匙救了老人的命。
2014年12月17日,恰逢值班日,照例王淑敏去不了老人家便会打个电话,可这天连播6次都未能接通。
感觉不对,王淑敏托同事到老人家,敲门不见回应,用钥匙开了门,发现老人浑身颤抖,手里握着电话,却按不下键。“老人家安了急救铃,也配了电话,可碰上发病啥都没用,这次多亏了钥匙。”王淑敏说,越发觉得小小钥匙分量不轻。
老年社会更需互助关爱
万海清抢救及时,脱离了危险,同住一个院儿的亚克甫·司马义却没那么幸运。2014年11月的一天,独居老人亚克甫·司马义突发脑溢血,晕倒在厕所中。两天后,朋友上门拜访,发现异常几番周折才请人撞开了门。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老人虽挽回生命,可已全身偏瘫。
备份钥匙只是社区服务的一种,在首府各个社区还有多种助老服务相继开展,空巢老人已成社会普遍关注问题。据统计,首府现有60岁以上常住户籍的老人32万余人,其中空巢老人超过8万。
自治区老龄委数据表明,新疆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高于全国1.16个百分点,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占到新疆总人口的1/3,成重度老龄化地区。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副教授付再学说,当老年社会出现时,形成具有互助精神的社会风气更为重要。人人都会老,今天我们在老人身上倾注的关爱,明天会回报在我们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