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大水漫灌”改“滴灌”小康路上不“甩客”

16.10.2014  15:05

人民网木垒10月16日电 (通讯员 张瑜)“几年前,我一家从老下泉的山里搬到了公路边的山脚下,现在儿子考上大学了,再过两年我们就可以搬进县城里去。”地处新疆昌吉州木垒县白杨河乡下泉村S303公路边上的村民唐富潮聊到他的梦想时,眼里充满自信。

不仅仅是这些汉族村民们,连同身居深山住毡房、节衣缩食靠救济到住上瓷砖富民安居房,人均收入近万元的牧民们的生活巨变,得益于白杨河乡启动的“人均收入过万元工程”。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民生之首是扶贫。白杨河乡把扶贫项目当作后发赶超的关键和战略,“组合拳”发力,“招招”瞄准和破解发展难题。

围绕群众反映的道路、饮水问题抓整改。投入帮扶资金68万元,为东、西村“三纵两横”主干道安装路灯126盏;投入资金172万元对东、西村4公里巷道进行硬化,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投资33万元,为西村安装路灯、改建自来水管道、绿化巷道及危房改造;投入资金7万元为一碗泉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4盏;投入资金14.5万元,修建接羔点8.2公里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1.5万头牲畜饮水问题;投入资金21万元,为东西村果树苗15棵,发展庭院经济;在东村修建2公里防渗渠道和8座桥涵,引水入户,解决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用水难问题。

围绕群众反映安居富民房修建及环境卫生整治问题抓整改。投入项目资金192万元完成全乡63栋“安居富民”房建设;以奖代补,为一碗泉村40户村民解决房屋渗漏问题,每户补助1000元;投资30万元完成西泉村住村干部周转房建设;争取环境保护村庄整治项目资金82万元,购买垃圾车、吸污车、垃圾箱、玻璃钢化粪池等;投入资金10万余元,为生态水源地拉防护围栏2公里,植树2000多棵;投入资金150万元,对东西村6.5公里围墙进行新建。

围绕改善农牧业基础设施、农牧民增收、产业转型问题抓整改。投入资金251.5万元,建立扶贫基金,购买生产母羊2500只,为各村贫困户实行造血帮扶,由合作社进行托养,每户可增收2000—4000元;帮助牧民在南部山区新建牧家乐4个,年内增收效益10万元;投入资金23万元,实施“短平快”项目,为各村贫困户购置鸡苗、饲料等;投入资金30余万元,发展“错季”林果业,平整土地100余亩,打造“百亩树上干杏示范园”;投入资金300万元,新建3000平方米标准养殖小区1座、改扩建养殖小区2座,新成立草畜联营合作社3家;投入资金220万元,在一碗泉村新建600平米的保鲜库、屠宰间各一间。

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贫困户身上,变“大水漫灌”为“滴灌”,多项举措渐次到位。

人均收入过万元”正托起农村人新梦想。为建成一个不含水分、老百姓得实惠、人民群众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白杨河乡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旨在显著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的小康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