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创业园区圆村民就业梦

22.01.2015  15:23

  亚心网讯(记者任华报道)1月12日下午,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柯坪县阿克优力滴灌带厂正式投入生产,整条生产线的工人各就各位,清洗、切割、熔炼、制颗粒、配料、拉管、检测、制冷、包装,各个工序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柯坪县阿克优力滴灌带厂是由柯枰县盖孜力克乡帕松村两户村民合作投资在本村的创业园区创办的,是柯坪县第一家滴灌带厂,将为全县的农民提供节水灌溉产品。该厂投资120万元,已吸纳12名村民就业。”自治区民政厅优抚安置局局长、自治区民政厅住柯坪县盖孜力克乡帕松村工作组组长白志军说。

  这已经是进驻帕松村创业园区的第12家由本地村民开办的企业。去年6月,自治区民政厅住柯坪县盖孜力克乡帕松村工作组在村子附近的戈壁滩上创建起百亩创业园区,在帕松村刮起一股创业旋风。开办滴灌带厂、养鸡、养羊、养骆驼……村民们满怀激情与热情,在这片天地里大展拳脚,为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而努力奋斗着。

  戈壁滩上建起创业园区帕松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有1.1亩,土地收益十分有限,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如何让村民实现增收致富?这是自治区民政厅住柯坪县盖孜力克乡帕松村工作组住村之初,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要想增收致富,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村民创业就业,开拓农村经济多种经营渠道,促进帕松村经济发展。”经过深思熟虑后,住村工作组渐渐有了思路。去年6月,住村工作组开始了村级创业园区的建设工作。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开拓农村多种经营渠道”、“把规模化生产经营区与生活区分开”……这是帕松村百亩创业园区建立之初,住村工作组给创业园区的定位,“村民们在创业园区里实现就业创业,在庭院里发展绿色庭院经济,既能实现增收致富,又能让噪音、粪便、污水和空气污染远离生活,让村民们生活得有品质。”白志军说。

  帕松村百亩创业园区是柯坪县乃至阿克苏地区首个村级创业园区,在离村子不远的戈壁滩上,住村工作组冒着酷暑,大力协调完成了园区水、电、路、灯、泄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400米柏油路,50米泄洪道,15个太阳能高杆路灯。在去年“七一”这一天,住村工作组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庆祝党的生日——全体住村工作组成员组织装车,将0.7吨重的创业园区标示牌拉到现场,挖坑、支架、树牌、打混凝土,将标示牌树立起来。

  “创业园区的建成,将对帕松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规模化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村民的创业意识,增加村民就业、大幅度提高村民收入,引领村民勤劳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发挥重要作用。”看着创业园区呈现出的勃勃生机,白志军信心满怀。

  在村民中刮起创业旋风创业园区的建成,在帕松村刮起一股创业旋风,村民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帕松村村民撒拉木·依不拉音是最早入园的。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创业园区盖鸡舍。撒拉木·依不拉音和妻子阿曼古丽·毛拉克大学毕业之后回家创业。他们在院子里盖了一排鸡舍,开始养鸡。几年下来虽然也挣了一些钱,但烦恼也随之而来——在庭院里养鸡,规模无法扩大不说,刺鼻的鸡粪味也着实不好闻,尤其是夏天,鸡粪的气味让邻居们非常不满。

  “现在好了,住村工作组给我在创业园区分了4亩地,我第一次投入了20万元,盖了两个300平方米的鸡舍,每年大约可以孵化6万到8万只鸡苗,加上政府的养殖补贴,每年最少能收入10万元,”撒拉木·依不拉音喜滋滋地说,“这地方太宽敞了,除了养鸡以外,我还准备养羊养牛,增加收入。”

  在创业园区,记者还见到了养骆驼的帕松村村民依不拉音木江·沙依木。他告诉记者,在生活区养骆驼这样的大牲畜非常不方便,他天天想着怎样找一块地,扩大养殖规模。他笑着说:“这个地方太好了,我现在养了50只骆驼,一年光是卖骆驼奶、驼绒,就能赚不少钱。”

  在创业园区门口,一位骑着摩托车的村民看到记者停了下来,主动上前对记者说:“住村工作组为帕松村干了一件大好事,这里以前是戈壁滩,住村工作组让它变得有价值了,给我们提供了创业的地方,我们非常感谢他们。”这个叫吾甫尔·阿不都热西提的村民在县城做生意,但一直关注着帕松村的发展。“我正在谈一个饲料加工项目,谈成后也准备在创业园区申请一块地,建自己的厂房。”吾甫尔·阿不都热西提说。

  “如今,已有50多户村民踊跃报名,依据准入政策,我们严格审核审批12家入园投资建设,撬动资金480万元。”白志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