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间科学迈入“原创时代”

20.04.2016  16:34

  4月18日,“实践十号”卫星返回舱成功回收。除了首次实现哺乳动物胚胎在太空发育外,“实践十号”在轨12天,18项空间科学实验均顺利展开,并下传了完整的科学实验数据。此前,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今年3月完成了在轨测试任务,顺利交付用户单位。而接下来,我国还将发射量子通讯卫星、硬X射线望远镜卫星。

  这一系列科学卫星的密集发射,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随着空间科学卫星的入轨、开展探测、传回数据,中国的空间科学将完成在国际上从追赶、并肩到引领的步伐转换。在空间科学需求的牵引下,中国也将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

  航天大国变强国,空间科学来牵引

  “从2003年‘双星计划,到‘悟空,发射前,我国再没有发射过一颗科学卫星。”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负责人吴季说,截至2014年,我国在轨卫星数量已增至139颗,载人航天技术位于世界前列。然而,在这139颗卫星中,用于前沿科学研究的屈指可数。中国已经成为航天大国,要向航天强国转变,就不能没有空间科学卫星。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说,由于缺少自主的空间科学卫星和第一手探测数据,我国科学家只能长期使用国外科学卫星的探测数据,而这些数据很多已被别人分析过,因而具有原创性的科学发现和成果会比较少,科学研究上常处于被动局面。另一方面,我国在空间科学上的投入又是长期不足。

  真正的转机在5年前到来。2011年1月,中科院首批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启动,其中,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成为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空间科学卫星计划。该专项计划发射量子科学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等多颗科学卫星,同时着眼未来,设置了“空间科学背景型号项目”和“空间科学预先研究项目”,对我国未来5年至15年拟开展的“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和必需的关键技术进行先期研究。中科院院士顾逸东说,这为中国今后可能建立的科学卫星系列打下了基础。

  有了跑道,中国空间科学终于可以在空间科学的国际竞争中奋起直追。

  更多原创性发现,与国际创新并行

  这两天,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段恩奎研究员太高兴了,因为跟随“实践十号”卫星上天的小鼠胚胎从二细胞成功发育到囊胚,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太空发育过程。经过未来的进一步研究,中国科学家有望阐述太空环境条件下哺乳动物早期生命活动规律。

  而去年12月上天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则已在稳定地向地面传回数据。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透露,第一篇结果论文预计今年年底将可发表。

  今年7月,我国将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卫星。结合即将建成的“京沪干线”千公里级广域量子通信骨干网络,我国有望初步构建空地一体的广域量子通信体系,为率先建成全球化的量子通信网络奠定基础。

  从“悟空”首发,到“实践十号”返回舱回收,短短半年左右,中国的科学卫星已开始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魅力。这批卫星是“十二五”期间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部署的第一批项目。2013年,专项又遴选出了“系外类地行星探测计划”、“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爱因斯坦探针”和“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等项目,并在空间科学的16个研究计划方向上部署了天体号脉计划、太阳全景计划、空间基础物理实验计划等预研课题群。这些项目将在未来十几年不断增强我国的空间科学研究实力。

  “双星计划”中50%的仪器由国外提供,而现在,卫星中越来越多的载荷项目由中国自己研制,而且在科技创新上与国际并行,甚至在一些指标上领先国际。吴季说,未来中国还将不断探索科学卫星的发展之路,并在一些国际合作中起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