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11.09.2014  13:51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广泛地分布于我国各大中城市,成为了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的组建和发展,推动了金融体制改革,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又存在着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例如没有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机制,市场定位不明确;社会认可度较低,市场份额占有率不高;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不健全,抗风险能力较差;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经评论·北京)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成立之初,就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夹缝中成长,有着比较顽强的生命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压力。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中小银行不仅要与国商业银行竞争还要接受日益增多的外资银行的挑战,同时要应对发展变化的经济金融形势对其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总的来说,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商业银行资本缺乏来源渠道
  
  
银行的资本是银行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基础,充足的资本能够保证中小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转。随着中小商业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小商业银行对资本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适时适量的补充资本是中小商业银行顺利运行的必要环节。上市、增加资本、扩股都是增加资本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在实施中又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程序复杂,耗时较长。为了加强中小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中国银监会于2009年8月18日向各商业银行下发了《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通知规定:发行次级债务及混合资本债务等监管资本工具补充附属资本时,主要商业银行(含国开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下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7%,其他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主要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务及混合资本债券等监管资本工具的额度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25%,其他银行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30%;商业银行次级债务及混合资本债务等监管资本工具原则上应面向非银行机构发行,商业银行投资购买单一银行发行次级债务及混合资本债务等监管资本工具的额度不得超过自身核心资本的15%,投资购买所有银行发行次级债务及混合资本债务等监管资本工具总额不得超过自身核心资本的20%。新的规定对中小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加大了发行成本,过高的成本使得中小商业银行越来越难以扩充其资本金。所以,必须增加中小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来源渠道来扩充中小商业银行的资本,促进中小商业银行更好地发展。
  
   二、没有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机制,市场定位不明确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没有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体系,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对自身在整个金融系统中的位置认识还比较模糊,市场定位不明确,盲目跟随国有有大型银行的发展战略,缺乏竞争优势。中小商业银行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立足于发展地方和社区经济,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三农”,如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为服务于市民和中小企业,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为服务于“三农”,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中小商业银行贷款对象却偏重于大型企业。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研究》课题组2004年调查显示,如果按贷款对象进行划分,城市商业银行向国有企业、500人以上大型私企、100~500人中型私企以及地方政府的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平均分别为17%、14.5%、18.6%和6.7%,对100人以下的小型私企平均为17.8%,而对家庭的消费贷款(包括商品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信贷以及其他耐用消费品贷款)更是显得微不足道,平均只有2.2%。
  
   三、社会认可度较低,市场份额占有率不高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具有成立时间短、起点较低、人员素质不高、金融创新意识和能力较弱的特点,这直接造成地方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品种单一,趋同金融服务质量不高,缺少经营特色,从而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加之,五大国有银行口碑良好,历史悠久,经营业务种类齐全,人们更愿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导致中小商业银行社会认可度低,市场份额占有率低,竞争力弱。
  
   四、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不健全,抗风险能力较差
  
  
与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所有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较小,分支机构总数都尚比不上任何一家国有商业银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主要以自身经济实力和对投资者负有限责任为依托提供信用保障,虽然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高于国有商业银行,但所受限制较多,业务范围狭窄,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工具,融资成本较高,使得某些中小商业银行不得不转向高风险投资,导致支付能力和资产结构的恶化,甚至倒闭(如海南发展银行);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金融机构承担着巨大的历史不良资产包袱,这些不良资产大多是在上个世纪中后期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干预的产物,造成多数中小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实质上已经变成了无法收回的坏账,加之管理机制不健全、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容易受到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等原因,在原有不良资产存量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又生成了一大批新的不良资产,使中下商业银行因不良资产比例过高而难以化解。
  
   五、区域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发展存在较大的相关性,经济发达地区充满活力,对金融产品的需求量大,该地区的中小商业银行就能够快速发展壮大;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营总量较小,对金融产品的需求相对也较少,因此无法支撑过大过多的金融机构,也就不可能产生充满活力的金融机构,该地区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脚步就很慢。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存在着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

(《时代金融》,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晋商银行府东街支行,程竹,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