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扶贫开发迈上新台阶

14.10.2014  02:55

   本报乌鲁木齐10月13日讯 记者刘东莱报道:2011年以来,随着第二个十年《扶贫开发纲要》的实施,我区扶贫开发也随之跨上了新的历史起点,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转入了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近年来,国家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特殊扶持政策,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我区扶贫开发迈上新台阶。2010-2013年,全区扶贫开发以巩固温饱、发展致富为目标,争取中央投入和安排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7.95亿元,累计实施1.5万个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了1909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使扶贫对象减少123.38万人,3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271元、达到5814元,年均增长17.95%。地区生产总值增加551亿元、达到1190亿元,年均增长23.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加62亿元、达到105亿元,年均增长35.0%,均高于全区平均增长幅度。

   2014年,我区加强资金项目支撑和扶贫机制创新,确保全年减少扶贫对象36万人,实施整村推进规划354个贫困村,培训贫困农牧民15万人次,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800元以上,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GDP的增长幅度超过全区平均水平,进一步夯实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为加快推进扶贫重点民生工程,2014年,全区实施了2万座牲畜棚圈、4万户优质林果、3万户庭院经济、1万户设施农业、5万户畜禽养殖、1万户手工业等建设项目。扶贫项目更加注重向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延伸,覆盖到贫困乡村等最基层,着力解决了一批各族贫困群众最期盼、最急需、最迫切的困难和问题,使绝大多数贫困群众得到实惠。

   自治区已连续五年实施“民生建设年”工程。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新举措,坚持实行高位推动,制定了“划分区域、分类扶持、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完善机制”的扶贫开发方针。扶贫攻坚战略体系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四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己经形成,贫困地区“造血”机能不断增强,确保了我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