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信教群众感恩好日子:忆苦思甜,更珍惜当下
12日下午20时左右,家住乌鲁木齐市新疆大学家属区的热孜万古丽·吐拉洪带着孙女来到位于新疆国际大巴扎的家乐福超市,精心挑选着货品。
“记得小时候,父母天亮前用白开水泡一碗包谷馕,开始了一天的封斋。到了晚上,吃一碗简单的汤饭或者抓饭,一天的封斋就结束了。看看现在,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日子天天都像在过年。”热孜万古丽甜蜜地笑着。
热孜万古丽告诉记者,自从进入斋月,自己和老伴儿一直都坚持封斋,家里的两个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很孝顺,每周都会来看望他们。“前段时间天气炎热,封斋有些辛苦,但其意义就在于从饥苦中体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成为善良、仁慈的人。”热孜万古丽说,两个孩子做生意,平时非常忙,自行选择不封斋。当孩子们来看望他们,一起吃开斋饭的时候,她总会把封斋的意义告诉孩子们。
这些天,乌鲁木齐市二道桥商圈里人流熙攘,姑娘们精心挑选漂亮的头巾、饰品,音像店里传出欢快的乐曲,卖水果的小贩推着车子边走边吆喝,路边各餐厅门口的烤肉炉上,摆满了正待烤制的羊肉串。
13日中午,正是吃午饭时间,麦提托乎提·肉孜的餐厅里人来人往。“到我们餐厅吃饭的,有周围上班的工作人员,有逛街的市民,也有游客,生意不错。”麦提托乎提说,虽然自己和员工们基本在封斋,但每天都正常营业。
麦提托乎提跟记者聊天时说,七八年前他携妻儿从喀什来到乌鲁木齐打工,省吃俭用攒了一些钱。通过街道办工作人员的帮助,拿到了贴息贷款,开了一家餐厅。如今贷款已经全部还清,去年还买了房。他希望将来能把双方父母接到乌鲁木齐,共享天伦之乐。“封斋的生活,让我们忆苦思甜,更珍惜当下。”麦提托乎提说。
65岁的买木尼汗·汗木都家住在鄯善县吐峪沟乡泽日甫坎村。斋月开始前,孩子们将她接到乌鲁木齐来尽孝。13日上午,买木尼汗到新疆农业大学家属院门口的便民蔬菜店买菜,准备给家里的两个孙子做午饭。买完菜,买木尼汗邀请记者到家里坐坐。
客厅的地板上铺着和田地毯,彩电、冰箱、洗衣机上盖着有维吾尔族刺绣图案的布罩。精美的水晶吊灯、洁白的窗帘,90多平方米的房间布置得整洁、温馨又富有民族风情。买木尼汗边准备着午饭边和记者聊天。
买木尼汗记得自己第一次封斋是18岁,当时家里的成年人都在封斋。斋月期间,大家伙儿要么吃高粱面,要么吃包谷馕。记忆中吃过奢侈的饭是纯蔬菜馅儿的饺子,饺子皮还是用高粱面擀的。那个时候家里买不起肉,有时候都没有清油炒菜,就问邻居家借点羊尾巴油炼油。
“现在你到农村看看,宽敞的柏油路、整洁的街道,到处都是商铺,想买什么出门就有。”买木尼汗说家里不但有葡萄地,还有蔬菜大棚,有十几只羊,2头牛,年收入近20万元,不比城里人差。
买木尼汗的儿子和儿媳妇都是公务员,中午没有时间回家吃饭,到了晚上,孩子们会带着很多好吃的,回家为她准备开斋饭。“现在的生活简直比蜜甜,我们想吃什么有什么,抓饭、拌面、清炖羊肉……每晚的开斋饭孩子们翻着花样给我做。”买木尼汗一脸幸福地说,家门口的超市货样多得数不完,还有很多进口食品,她都吃了个遍,每天都像在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