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9000多元货款只要回7000元 “意外之财”是否该还引热议
■事件回放:
陈老板在乌市木材厂经营着一家陶瓷店,店内雇了两名售货员。10月20日下午,一名40岁左右的男子来到陈老板店里为自建房装修挑选瓷砖。张先生选购了中上价位的地砖和墙砖两种瓷砖,总价值9320元。
张先生挑选完瓷砖后选择了刷卡付款,当时负责接待的店员小陈拿来POS机,在输入金额时少按了两个“0”,9320元变成93.2元,但当时店员尚未发现该问题,并在当天下午就将张先生购买的瓷砖送了过去。直到第二天,陈老板手机收到银行短信,发现货款不对,一核实才知道店员将应付金额少按了两个“0”。
9320元一下子变成了93.2元,这让陈老板心急如焚,赶紧通过货单上的电话联系张先生,希望对方能将剩余的货款补齐。“不知道对方是不是当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我给他打了几十个电话他就是不接,还把我拉进黑名单。最后我给他发短信说明情况,并表示愿意少收500元,他才接电话。”陈老板说。
随后记者通过陈老板提供的电话,联系到了张先生,张先生表示他很忙,已经与陈老板协商好27日再谈,对于此事不愿意多说,便匆匆挂断了电话。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伍梦霞报道)只因刷卡时少按两个“0”,乌鲁木齐市木材厂陶瓷店陈老板的一笔9320元的货款变成了93.2元,而对方则一直以“你的失误不由我负责”为由拒绝补齐剩下的货款,直到最后才松口表示愿意在27日对此事进行协商。10月23日,本报曾以《刷卡少按两个“0” 9320元变成93.2元》为题进行了详细报道。
10月28日上午,记者再次联系了陈老板,他表示对方在27日并未露面,只是让他的一个朋友送来了7000元。“昨天是对方答应协商的日子,但是到了中午他还未出现,我只好给他打电话,可提示是关机状态。直到下午,才有一名男子过来,说是他来帮那位先生还货款,但只给了7000元。”陈老板说。
原本价值9320元的货物最后只收到7000元,作为生意人的陈老板心里十分不乐意。他无奈地说:“一开始我打算少要500元以表示我的诚意,可对方一下就少给2000多元,我连本钱都收不回来,但当时对方就是‘要就要,不要就一分钱也没有’的态度,我只能收下,损失能挽回多少算多少吧。”
碰上这样的事,陈先生表示只能“认栽”。他说:“其实以前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但对方把钱全部给我们补齐了。这次遇到这样的人也没办法,总不能为了这2000多元去打官司吧,太麻烦了!就当花钱买教训了。”
随后,记者拨打了对方的电话,但对方手机仍关机。由于操作失误造成损失,店家只能“认栽”,那作为“受益方”是否真能心安理得享用这笔意外之财呢?对此本报记者在微博上做了一个小调查,很多网友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网友@沉默的大羊说:“尽管是店家操作失误,但原本你就应该支付别人9000多元,就因为当时人家没把钱收走,这会你就可以赖账吗?希望他可以归还这笔钱,毕竟你已经拿到等值的货物,而店家则是损失了2000多元。”
网友@天天&ADAN说:“不属于自己的财物不要贪,归还意外之财实际上也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表现。遇到这种事情,需要换位思考,如果是别人欠了你的钱,而他却不愿意归还,你心里急不急?”
对此,新疆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助理研究员杨富强说:“‘你的失误不由我负责’这个理由看似说得过去,其实是个歪理。从法律上讲,这是不当得利,理应将钱如数归还。从情理上讲,如果对方归还了剩余的钱,对他也无任何损失,还是一件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事情,是一个人良好道德风尚和崇高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