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一变天地宽 增收脱贫门路广

05.12.2016  21:41

  阿布都艾尼·阿吾拉是于田县科克亚乡喀拉杜外村出名的勤快人,他家有两座温室大棚和3亩4分麦地,每年都会琢磨着去尝试种植不同的作物,增加自己的收入。今年他家地里间作的核桃树已进入挂果期,如果套种玉米等高秆作物,生长和授粉都会受影响。于是,阿布都艾尼·阿吾拉在3亩4分麦田里间作栽植了玫瑰花,长势良好的玫瑰花让他这位年过7旬的老人看到了又一个丰收年。
  
  今年以来,全地区各级党委、政府把“三农”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农时生产的跟踪指导和目标责任考核,科学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水、电、路、气、垃圾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基础进一步夯实、民生持续改善、农民多元增收的良好态势。
  
  农民的幸福生活源自收入的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16年,全地区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136.3653亿元,较上年增加15.9212亿元,增长13.22%。其中:第一产业收入114.0615亿元,较上年增加11.2744亿元,增长10.97%;第二产业收入9.9954亿元,较上年增加2.0687亿元,增长26.10%;第三产业收入12.3084亿元,较上年增加2.5781亿元,增长26.50%。
  
  和田县拉依喀乡恰喀村农民阿里木·买托乎提在自家的1亩庭院种桃子,年收入达到3.15万元。洛浦县恰尔巴格乡阔恰艾日克村农民艾麦尔尼亚孜·库尔班尼亚孜通过在庭院种植西红柿,亩均收入突破1万元。各县市因地制宜、按照“什么来钱种什么、养什么、干什么”的思路,积极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和特色手工业。实现了“家家都有安居富民房,门前有花园,院里有菜园,房后是棚圈,养鸡养鸭又养羊,脱贫增收有保障”的美好景象。
  
  据了解,全地区目前已完成庭院经济改造31.38万户,增加盘活土地面积25.17万亩,户均增收达到3000元以上,取得了当年改造庭院当年就显效益的好成效。
  
  今年各县市针对大田核桃逐年郁闭,农作物品质、产量、效益下滑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林下养殖、林下种植,努力实现林下经济效益最大化。
皮山县注重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突出林粮、林菜、林药、林菊、林蜂、林畜和林禽7个“林+”经济模式,做到林牧并举,努力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统一。墨玉县在全县布局林下种植玫瑰花、大叶紫花苜蓿、榨油牡丹、维药、豆类等,深受农牧民群众欢迎,特别是林下试验种植玫瑰花成功推广,效益较好,一亩地最高经济效益达到2万元。策勒县策勒乡在红枣林下种植苏丹草,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推广种植面积达4000亩。
  
  与此同时,全地区充分利用广阔的林果地、滩涂、湿地,推广自然放养、农林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发展家禽养殖业。洛浦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引进年出栏100万羽肉鸽养殖加工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存栏肉鸽8.73万羽。于田县在重点抓好稻田麻鸭核心群建设的同时,大力扶持鹅、红嘴雁、雪鸡、呱呱鸡、草原鸡、野山鸡及肉鸽等家特禽养殖,拓宽家禽养殖的多样化、特色化,并引进于田县肉鸽养殖加工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年出栏商品肉鸽100万羽,为农村居民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各县市大胆探索,充分发挥“嵌入式新农村”引领示范作用,努力实现“民族团结、扩大就业、防沙治沙、脱贫致富、推进城镇化”五位一体工作成效,最大限度释放农村生产力发展潜能。目前,仅和墨洛已累计投入资金近61亿元,完成设施农业建设3648座,建设安居富民房1696套,铺设道路1080余公里,新建新村5个。
  
  与此同时,各县市积极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搞活农产品流通。地区供销社与和田果业公司合作成立和田地区电子商务公司,搭建和田地区电子商务平台,在新疆林果网、巴扎网上开通“和田馆”上线运营。目前,通过网上销售农产品金额达2000余万元。策勒县策勒乡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已入驻30余家电商,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9个,商贸信息公司1家,为20余名大中专毕业青年提供创业机会,带动了该乡7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及个体参与其中,覆盖农户700户,线上线下已实现交易额80万元,预计年成交额将突破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