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合理开发库姆塔格沙漠 实现人与沙和谐相处

15.04.2015  11:39

沙漠城堡。 记者 胡仁巴摄

沙漠公园一角。记者 胡仁巴摄

沙漠一直被认为是城市的威胁,治沙也是一些内陆城镇的重要生态保护工作。新疆鄯善县在守护绿色生态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因独特地理条件形成的“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沙漠”,不仅开辟出了一处让人体验沙漠的好去处,也积累了人与沙和谐共处的经验。

在新疆,出鄯善县城往南,驱车10多分钟,映入眼帘的先是一片绿洲,随即紧密相连的便是茫茫沙海。绿洲绵绵无尽,草木葳蕤。沙海轮廓清晰,高低错落;脊线平滑流畅,坡面流沙如泻。这便是库姆塔格沙漠公园。

在库姆塔格沙漠的边缘,鄯善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投资建设了一座沙山公园,公园目前总面积13万平方米,有沙漠游览区和绿洲游览区,集沙漠的神奇浩瀚与江南秀色于一体。公园北连城区,南接沙山,东西两侧有泉水、溪流、耕地和果园等,成为离城市最近的沙漠风景名胜区。

库姆塔格沙漠形成于汉代,至今“绿不退,沙不进

库姆塔格沙漠(库姆塔格:维吾尔语“沙山”的意思)位于新疆鄯善县老城南部,东西长62公里,南北最宽处40公里,面积1880平方千米。

库姆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以大漠自然风光为主体景观构成,是全世界各大沙漠戈壁地形地貌典型代表和缩影,可谓世界沙漠博物馆。

此风景区最大的特点是沙山起伏连绵,一望无际,是世界上少有的堆积而成的带状羽型沙漠,它既有高低起伏的山状沙丘,又有开阔平坦的沙地。”鄯善县库姆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高原介绍说。

库姆塔格沙漠形成于汉代。据称,来自天山七角井风口和达坂城风口的东西两股狂风,沿途经过长风程,挟带着大量沙子,最后在库姆塔格地区相遇碰撞并沉积。因千百年来风向交汇点始终在鄯善老城南端,从未向北移动,故未把鄯善城淹埋,形成“绿不退,沙不进”奇观。

沙漠中,有世界上独有的羽毛状沙丘,还分布有复合型沙垄、新月形沙垄、线性沙垄,以及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金字塔形沙丘、线状沙丘等。发育于阿尔金山的季节性地表径流将库姆塔格沙漠自南向北切穿,形成了4条较大的深切沟谷。站在沙山之巅,可静观大漠日出的绚丽、夕阳西下的梦幻,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景。

沙漠的南缘就是唐代连通沙州(敦煌)和西州(吐鲁番)的古丝绸之路的另一通道——大海道。唐代文书称:“大海道,右道出柳中县(今鄯善县鲁克沁镇)界,东南向沙州(敦煌)一千三百六十里。常流沙,人行迷误。有泉井,咸苦,无草。行旅负水担粮,履践沙石,往来困弊。”因为环境艰苦、道路险远,唐代称库姆塔格沙漠为“大患鬼魅碛”,大海道也因此而成为丝绸古道中最为神秘和艰辛的险途,至今仍吸引着无数勇敢的中外探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