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如何化虚为实? 专家建议通过制度建设确保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14.12.2015  13:29

  ◆本报记者刘晓星

  “只是知道生态文明很重要,但还不知道如何去做。”在以“推进生态文化、海洋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全国政协第八届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指出了目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毫无疑问,生态文明教育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生态文明教育要依靠制度来促进。其中,要厘清以下问题:当前,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通过顶层设计加强引导?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法律体系?

  缺乏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总体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必定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的支持。

  生态文明教育应当是一项面向全社会的系统性终身教育。在小学、中学、大学阶段,系统学习生态知识,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步入社会后,公众在NGO组织、政府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参与环境保护。正如一位专家所言:昨天,环保可能是主义;今天,环保是一种意识;明天,环保就是一种习惯。生态文明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

  但是,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规划,目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呈碎片化状态。

  这一方面表现在学校教育中。姜耀东说,从中小学校到大学,生态文明教育并未形成完善的系统。

  学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知识的途径是学校教育。目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在不少中小学和大学课程中都有所体现,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主题及认知度考核等方面皆有新突破。然而,各学校重视度不同、课时长短有别、教学质量参差等情况仍然存在,实际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呈碎片化也表现在社会各部门的联动配合上。在国家层面,生态文明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相应的领导管理机制和联合推进的平台机制,有待形成合力。一些地方相关部门也尚未形成自觉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氛围。生态文明教育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

  姜耀东表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项教育的有效实施与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要解决生态文明教育不扎实、不到位的问题,就要把握其由政府、社会和学校共同参与的事业属性,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使之形成完整的体系。

  专家建议

  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要保证它的顺利进行,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和协作。

  在第八届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上,委员、专家呼吁,国家应切实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引导。建议在中央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领导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各方配合、运转顺畅、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工作格局。针对当前生态文明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相关基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快速发展。

  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不健全

  专家建议

  在国家层面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尽快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指导纲要的编制工作,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我国中小学及大学的教育体系。

  专家表示,培育和弘扬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政府责无旁贷。政府的角色是创造绿色发展氛围,营造生态文明发展的体制机制。政府主要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法律保障、基础研究、师资培训和协调配合等。

  各级各类学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针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姜耀东建议,首先要注意教育对象的层次性,针对小学、中学、大学的不同年龄段学生,在保证教育根本目标一致性的基础上,从整体上体现各层次的特殊性,做到各级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的层次化。

  专家表示,生态文明教育是全社会的任务,需要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的积极性,通过不断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全民化和层次化,让所有公民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保障这项教育的全面推进。

  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政府要支持、学校要重视、专家要参与、媒体要引导,方能确保生态文明教育保质保量地进行。

  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制约生态文明教育在学校开展的重要原因。

  一位从事环境教育的小学教师认为,生态文明教育要让小学生在掌握环境知识的基础上,亲近自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进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其文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然而,让这位基层教师尴尬的现实是,在以应试教育为特征的传统教育体制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对教师工作成绩的考核,多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挂钩。社会和学校对生态文明教育不重视,外界对学校和教师也缺乏激励机制,导致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相对薄弱。

  “从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但到目前为止,教育部还没出台任何鼓励教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政策。”一位参会专家表示。

  中小学阶段由于教学计划紧凑,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甚至还会占用生态文明相关课时。因此,学校教学也就无法让学生参与更多环保类课外实践活动。在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体系下,功利的目的取向导致目前绝大多数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只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

  而在高校,许多学校还没有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高等院校非环境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和约束力,随意性强。数据显示,大约只有10%的高校开设了这门课。

  师资是生态文明教育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然而眼下,这方面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中小学阶段多由主要课程教师兼职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到了大学,也主要靠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老师。虽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接受过有关专业训练,但缺乏环境知识和环境意识的系统训练,授课往往局限于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并将相关生态文明知识作为学科扩展或附加内容来讲解。同时,生态文明的内涵不断与时俱进,这使得本身就缺乏这方面培训的教师在知识结构更新等方面跟不上发展,很难适应教育需要。教师在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时,也只能生硬拼接,难实现知识融会贯通。

  缺乏经费支持,是导致生态文明教育雷声大、雨点小的另一原因。很多优秀创意因此无法落实,优秀项目也难以为继。从美国和德国环境教育的成功经验来看,无论是生态文明的教学目标制定、师资培训、教学项目设计及实施,都是在政府、学校和社会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法律和规章制度体系不完善

  借势完备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是发达国家保障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的一项成功经验。美国从1970年开始就制定了《环境教育法》、《环境教育发展计划》、《环境教育和培训计划》等一系列环境教育法规和发展计划,为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在我国,尽管有关部门已组织对国外立法经验进行调研,宁夏、天津等地也制定了环境教育专门条例,但就全国而言,仍然缺乏生态文明教育专门立法。

  由于生态文明教育尚未形成制度化,实施起来就有很大的随意性。

  采访中,业内人士向记者强调了立法的重要性。在一些重视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相关的课程就会多些,而在一些领导不重视、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没有固定要求,学校即便出于应付,开展的课程也比较少,甚至没有。

  在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使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走上法制轨道,推进其实施和发展。

  专家建议

  姜耀东建议,对宁夏、天津等地环境教育条例的实施效果进行深入调研,推进地方立法,鼓励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加强基础研究,借鉴美国、德国等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从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内容、实施主体、师资培训、社会参与等角度,探索具体操作办法、途径以及保障措施,为未来制定和完善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专家们也表示,政府及相关立法部门在推进立法时,应当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资金来源和相应的课程设置做出明确的规定。

  延伸阅读

  教育基地缺少评价体系

  无法科学评估 影响系统推进

  本报记者刘晓星北京报道 在全国政协第八届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上,记者了解到,针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目前尚无完整的评价体系,无法准确地对基地的建设现状作出科学有效的评价。

  与会人士建议,为了更好地为基地建设提供政策指导,明确发展方向、建立统一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2009年4月,国家林业局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旨在全面普及环境知识,增强公民意识,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规范全国范围内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管理办法》中提出了基地的要求和基本条件,对基地建设提出总领性的指导方针。但由于没有完整的评价体系,因此无法准确地对各基地的建设现状作出科学有效的评价。

  现阶段,不少地方已先行实践,制定适用于本地的评价体系,如贵州、江苏、湖北、湖南及陕西等地。这些评价体系中包括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物质和精神资源及专项经费的投入等。

  由于各地的指标体系不同,使得全国范围内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建设无法系统化和统一化,对于基地建设事业的全局发展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