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力支援边疆建设 少数民族年轻人沿海淘金
对新疆南疆农民外力·艾买提来说,家庭月固定收入达到7000多元过去只是一个梦。如今和妻子米娜瓦尔·卡德尔到广东打工一年多后,他的美好愿望变成了现实。
去年8月,外力·艾买提同其他102位打工者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来到广东东莞一家鞋厂工作。一年多时间,外力不仅掌握了娴熟的职业技能,连普通话水平也大大提高了。而他并不满足于此,不久他在东莞还发现了商机--“这里是衣帽服装的生产基地,再干两年,攒够了钱,我要自己开一家服装店。”
外力·艾买提是去年8月广东省援疆指挥部在南疆首批组织的劳务输出务工人员之一。
长期以来,受观念、语言、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当地人到内地务工面临困难,就业问题较为突出。为了帮助当地富余劳动力拓宽就业渠道,2014年以来,广东省援疆指挥部安排就业专项资金1.55亿元专门用于招工、劳务输出等工作,并借助本省资源优势,先后两次有组织地引导新疆少数民族赴广东就业。
不仅如此,广东省还出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优惠补贴政策,促进新疆劳务输出,保障新疆籍务工人员在广东稳定就业。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葛国兴介绍,广东省人社部门去年起将新疆籍务工人员纳入广东就业扶持范围,给予岗位、社保、培训、技能鉴定、交通、伙食等补贴,并按照实际招用人数对接受劳动力企业给予一次性补贴,用于建设独立食堂、宿舍,进行双语能力和岗位技能培训,鼓励企业招收新疆籍员工。
组织来鞋厂务工的领队阿里木江·达吾提说:“企业为新疆职工配备了清真食堂,还有2名维吾尔族师傅担任大厨,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这里生产生活环境好、用工管理规范、工资待遇高,大家从新疆来了以后经过培训,半个月就能融入了当地的生产生活中。”
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方利旭介绍,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广东将促进就业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首要任务,利用粤新两地资源的互补性,通过有序组织新疆少数民族外出务工、有意识引导内地企业到新疆落户,解决当地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问题。
“在南疆一个人实现就业,就能富余一家人,改变几代人的观念。援疆工作应当帮助少数民族减少融入现代社会、向产业工人转型面临的困难和阻力,使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方利旭说。
记者从新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在一系列政策刺激下,截至2014年底,新疆有组织赴内地就业人数逐渐回升,6800多名农牧民赴内地企业就业,转型为产业工人,其中广东省吸纳了28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