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援疆填补受援地卫生技术空白200多项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广东卫生援疆工作始终坚持“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多元化卫生人才培养模式,遵循“输血治标”与“造血治本”并重的卫生援疆内涵拓展之法,先后选派了180多名医务人员入疆开展医疗援助,指导受援地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临床亟需的新技术、新项目,先后为当地培养卫生技术骨干人才1500多人,填补受援地卫生技术空白200多项,有力推动了喀什地区和兵团第三师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简单、便捷、价廉、有效”的诊疗优势,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谐,2014年6月广东启动了15家省直三甲医院对口支持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18个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1月又启动了对口支持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专科建设项目,已先后选派了近10名管理和临床中医专家到医院,指导中医科室的人才梯队、硬件设施、特色专科和科研能力等建设。通过半年多的努力,中医科硬件环境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提升,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目前,喀什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仍面临着人才缺乏的瓶颈。在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的积极协调沟通下,2015年6月启动了粤喀中医师承“3+2”工程人才培养项目,依托设立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粤喀中医师承培训实践基地”,从广东省直中医院遴选10名优秀中医药专家作为指导老师,从喀什地区和兵团第三师遴选10名中青年中医业务骨干做为学术继承人,采用“3+2”培养模式(即指导老师到喀什的培训基地医院开展为期3个月的临床带教,后续2年将采取远程指导或继承人赴广东进修等方式开展培养),为喀什地区培养一批热爱中医药、医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继承人,有效改善喀什本地中医自身的“造血”能力,推动喀什地区中医药事业可持续性发展。
6月12日下午,粤喀中医师承“3+2”工程人才培养项目暨首轮拜师仪式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