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轻工业:新疆地方工业首个突破千亿元
2015年3月11日,在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产业园区,职工在新疆千果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分捡红枣。
新疆日报讯(记者马伊宁 甄世新 钟改清 张庆华 张建刚 秦开明 约提克尔·尼加提摄影报道)据了解,新疆千果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河南援疆企业,2014年5月投入2亿元建厂,实现当年建厂、当年生产、当年见效益。为当地种植户提供了销售平台,并解决了100多人就业。
60年来,新疆轻工产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轻工产品由解放初的不足百种发展到一万多种;2014年,规模以上轻工企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工业首个突破千亿元的产业。
新疆轻工产品增至一万多种
60年前,新疆轻工业系统所属公私企业只有130个,职工人数1417人,工业总产值326.6万元。改革开放以来,新疆轻工业快速发展,轻工业企业规模与实力明显提高。进入二十一世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更加重视轻工产业发展,专门编制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色轻工产业的两个五年规划,设立了“特色轻工”和“民生工业”两个专项资金,轻工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建成了以食品工业为主体、涵盖22大类37个行业、门类齐全的具有新疆特色的产业体系。
2014年,新疆规模以上轻工企业资产1176.1亿元,是2009年的2.5倍;新疆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186.28万吨,是2009年的1.5倍;软饮料产量216.32万吨,是2009年的1.97倍;乳制品产量43.82万吨,是2009年的1.57倍;葡萄酒产量8.08万千升,是2009年的2.22倍;塑料制品产量212万吨,是2009年的3.04倍;企业实力持续增强,行业上百亿企业1家,上十亿企业10家。
现在,新疆40家上市公司中,涉及轻工行业企业17家,占42.5%。国内外一大批知名企业先后落户新疆,如中粮集团、可口可乐、娃哈哈、益海粮油、安琪酵母等。这些企业的进驻,带动了新疆轻工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轻工产品品质的提升,增强了行业实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产业体系初步构建生产力大幅提升
8月30日,乌鲁木齐市领馆巷的阿尔曼丝路食代美食广场,宽敞明亮的就餐区里,各色美食图片以及颇具时尚感的装修风格,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每天,在这里消费的人次都在1万人以上。
2014年,阿尔曼清真食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各项产值达4亿元,和2013年相比增长了38%,其中清真美食餐饮连锁成为增长新动力。2015年,阿尔曼将依托即将开建的中央厨房,从生产销售型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
如今,轻工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轻工业投资除了烟草行业之外,其他主要行业投资增速呈高速增长态势,尤其是以生物发酵为代表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食品行业仍然是投资热点,表明新疆轻工业转型升级的趋势非常明显。
“目前,已形成了北疆特色农产品和畜产品精深加工区、南疆特色林果产品精深加工区的产业格局,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加工出口基地雏形已经显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轻工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柳奇介绍,新疆已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番茄制品生产出口基地,国家最大的甜菜糖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葡萄酒生产基地及大型葡萄酒企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地,亚洲最大松木家具出口基地,全国重要的香精香料生产基地,西北五省区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基地。
2014年,轻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全行业拥有年处理鲜奶274万吨、油料600万吨、番茄制品200万吨、各类饮料150万吨、啤酒60万千升、白酒18万千升、葡萄酒24万千升、食糖81万吨、卷烟150亿支、机制纸及纸板50万吨、塑料制品150万吨、皮革770万标准张、合成洗涤剂8万吨、家具400万件的生产能力。
目前,新疆轻工行业已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61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学研示范基地45个。全行业有效期内新疆名牌产品139个,居各行业之首。6个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11个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132个商标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著名商标称号,3个企业商标获商务部“中华老字号”称号。
通过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多年以来,轻工产品出口额在新疆工业中处于第一位,占比一直在50%以上,最高年份达到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