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走进神仙湾 向高原上最可爱的人致敬
战士们登上神仙湾哨卡,让五星红旗升起在祖国最高的哨所之上。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宋丽 通讯员周剑摄影报道)在一缕夕阳中与克州告别,随着夜色的降临,边防邮路万里行采访团驱车来到南疆极具异域风情的城市——喀什。午夜23时左右的喀什依然热闹,街上人头攒动。
喀什地区西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是新疆与国外通商的重要枢纽地区之一。说起通商口岸,那就不得不提全世界最高的通商口岸——红其拉甫口岸。
从红其拉甫到神仙湾,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边防邮路万里行采访活动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与沙尘暴的赛跑
6月中旬,采访团从喀什出发一路前行向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驶去,天越来越蓝,海拔越来越高。
今年50岁的邮递员热依木江是个热心肠,他在塔县这条邮路上已跑了10年之久。一路上聊得特别开心,不善言谈的热依木江渐渐打开了话匣子。“这条邮路的路况十分复杂,没点儿经验的司机走不了。”正说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快速将邮车裹挟起来,能见度瞬间下降到10米以内,隔着玻璃记者甚至能感觉到沙尘呛人。
热依木江紧抓着方向盘,踩下油门,很快邮车冲出了沙尘暴的包围,回首望去,沙尘暴似乎还在不依不饶地追赶。遭遇沙尘暴对于热依木江来说已经是平常事,应对起来轻松自如,但尽管如此,他也不敢掉以轻心。
邮车终于到达布伦口乡邮政所,海拔为4000米。邮政所的乡邮员叫努尔艾则,38岁的他由于长期在高海拔地区生活,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出许多。邮车刚到,旁边边防派出所的武警战士李军峰就来了。“现在大家买的东西比以前多,只有邮车能送上来,我没事就会来看看邮车到没到。”李军峰说。
红其拉甫口岸的绿色点缀
红其拉甫口岸位于祖国西部帕米尔高原的冰峰雪岭之中,平均海拔3200米,全年无霜期仅82天,平均气温在-2℃,空气中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52%,边境线长达800多公里,与巴基斯坦等四国接壤,是我国与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进出境通道。
从塔县到红其拉甫口岸开车需4个小时,到达红其拉甫边防站后,记者感受到了5000米海拔带来的高原反应。边防站前哨班24岁的战士张永成说:“每次见到邮车都格外亲切,在这里,邮车几乎是大家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战士们逢年过节就会通过邮政给家里寄些新疆的干果,他们需要什么都会告诉热依木江,塔什库尔干县分公司就会帮他们寄出。
守护着祖国边防线的战士们,承受着自然环境的恶劣和远离家乡的孤独,而邮政,则成为他们枯燥生活中的点缀。
登上神仙湾哨卡
神仙湾因为海拔高、条件艰苦、曾经是生命禁区而闻名天下,边防邮路万里行采访团记者们将这里作为整个行程的终点,有着非凡的意义。
从喀什到叶城再到三十里营房,需要十几个小时的车程,而这里距神仙湾还有100多公里,需行驶4个多小时才能到达。一大早从三十里营房出发,翻过哈巴克达坂,汽车行进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上,除了黄色的戈壁、土山就是雪山,鲜见绿色和活物。
15时40分,我们终于来到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大家轻声慢步地走在连队里,仰望着连队一侧的哨所,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在钢铁战士的守卫中,有着雄壮挺拔的气势!
在连队,我们有幸享用了一顿来之不易的丰富的午餐。高原上烧水都达不到100℃,饭菜需要高压锅才能做熟,而绿色蔬菜更是宝贝。饭桌上我们了解到,在神仙湾连吃饭都是一种考验。班长刘万江说,一般刚来的战士睡过一晚上,第二天高原反应相当强烈,开始出现头晕呕吐的现象,没办法吃下饭。这时老兵就会告诉他们吃不下也要吃,这是对意志力的考验。有些战士吃完了吐,吐了再吃,来到神仙湾首先是战胜自己。
和战士们交谈的时候记者发现,年轻的战士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黝黑的脸上还有两坨高原红,发紫的嘴唇显示着缺氧的状态。“在这里太苦了!”采访组的同行发出感慨。“不苦,这是边防军人心中的一片圣地,来到这里拥有的是一种自豪感。”这是战士们一致的回答。
后记 :采访结束时,战士们登上哨卡,将五星红旗升起在祖国最高的哨所之上。在战士们标准的军礼中我们离开了神仙湾哨所,还想再回头看看这些最可爱的人时,一个弯转过去,哨所就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眼睛有些湿润,在曾经的生命禁区,是这些可爱的战士用青春、用生命谱写着边防线上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