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不同民族、不同家庭五代人延续86年的亲情故事

12.05.2015  12:36

  (记者朱克彤 史漓莎 王丽娜) “有生之年不离不弃,一家人永远和睦。”这是艾里菲娅·艾里根从父辈那里继承的一条家训。这条普通的家训背后是两个不同民族、不同家庭五代人延续86年的亲情故事。

  在仓房沟路禾源小区的新家中,李萍华(右三)一家和艾里菲娅·艾里根一家一起吃团圆饭。(摄于3月1日) (记者蒋晓 摄)

  “水磨沟区举行‘阿迪·艾沙民族团结在我身边’演讲比赛,家里长辈支持我把我家的故事讲给大家听。”5月11日,作为故事的主人公之一,艾里菲娅向记者讲述了这段家训背后的故事。

  缘起·离殇

  “我的曾祖父叫尼亚孜·西力甫·艾比祖拉,1929年,他在阿克苏地区当专员。当时巴楚县城正在打仗,曾祖父在阿克苏难民区收养了只有5岁的孤儿李兆明。”从小听着这段历史长大的艾里菲娅打开了话匣子。

  1929年,5岁的李兆明和哥哥刚在新式学堂里找到学习的乐趣,就被母亲告知因战乱学校停办了,一家人也得收拾细软随战备政府军撤离。

  逃生路上,危机四伏。去喀什的路被堵,只得辗转阿克苏,进入难民区,不久母亲去世,成为孤儿的兄弟姐妹7人分别被收养。

  头戴圆帽、身披大衣、八字胡、瞪圆的眼睛,审视着眼前这位即将收养自己的人,李兆明心里怯怯的。

  尼亚孜把浑身脏兮兮穿着破衣破鞋的李兆明领回家,给他换了身干净衣裳后对三个儿女说:“这是阿不拉江,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因为年岁相仿,李兆明很快和家里最小的孩子阿不都热西提·西力甫玩在了一起,同吃同住,和其他孩子一起在新式学校学习算术、语文、音乐。

  “比儿阿伊兰尅西里力(维吾尔语,一家人)”,在年幼的李兆明心里还是个陌生词,但在这个家与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朝夕相处的7年里,他明白了这个词的真正含意。

  “我身处这个大家庭,深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让我摆脱愚昧,敞开怀抱,他们收容我这个不幸儿,热情关怀,让我忘记痛苦,获得幸福。”李兆明1994年写的回忆录里这样记载。

  幸福短暂稍纵即逝。当李兆明在这个已建立牢固感情的家庭品味幸福时,尼亚孜被调任驻苏联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领事馆任副大使,将举家离开阿克苏去苏联,李兆明被已成家的姐姐留下,哭着和他们分别了,那是在1936年。

  这一别,竟成了李兆明与“大大(维吾尔语,爸爸)”尼亚孜的永别。

  1936年,军阀盛世才不择手段迫害新疆爱国进步人士、优秀共产党员、爱国民主人士以及进步青年。尼亚孜未能幸免,遇难。

  重逢·续缘

  “他总想着有一天能回去,找一个最高的位置,看到更远的地方,找到失散的亲人……”李萍华是李兆明的女儿,父亲的挚友马福生曾对她这样说。

  1936年,李兆明在阿克苏地区考入省立师范学院,毕业之后和回族同学马福生一起被分配到焉耆骑兵团当修械员,强制从军,后又随军队到额敏,战乱的年代,几经生死。

  1946年9月,李兆明返回迪化(现乌鲁木齐),回到亲人身边。后来又去了兵工厂,1948年到新疆高级法院当翻译,1949年到喀什工作,加入了解放军。

  辗转多年,1960年李兆明回到乌鲁木齐市,在自治区公安厅做翻译工作。在这里,他遇见了失散多年的哥哥阿不都热西提·西力甫。

  “见面时,两个人抱头痛哭。”阿不都热西提·西力甫的儿子,今年59岁的艾里根·热西提说,他第一次见到李兆明的时候只有4岁,他还能记得,当时两个大人有个约定——“一家人再也不分开!

  阿不都热西提·西力甫的儿子艾里根·热西提与李兆明的儿子李跃军接过了父辈的“亲情接力棒”。

  1976年,艾里根·热西提和李跃军都当了知青,去了托克逊。

  在他们20岁的青春岁月里,记忆最深的是村口的葡萄树,和总是带着尘土不定时出现的绿皮大卡车。

  当年艾里根和李跃军所在的两个村子相隔40公里,那时候交通不方便,见个面得“看运气”,在村口等路过的大卡车,或者顺路的马车,搞不好一天都在村口白等。

  每逢周末,不是艾里根到李跃军的村子呆一天,就是李跃军来艾里根的村里舍不得走,再或者,两人约好一起去县城里玩。

  “工友经常说我俩关系好,总是一起到这到那,那时候工资少,但总想着攒一点,带他一起下馆子吃点好的。”李跃军回忆。

  1983年艾里根结婚了,那年春节,他带着媳妇努斯拉提·阿不力木和全家老小去李跃军家里过年。

  “这是我第一次正式拜访这个亲戚,也是第一次过春节,有太多的疑问和惊喜。见到了传说中的阿不拉江叔叔,他也和我说起那些过去的故事。”努斯拉提回忆,这个家族让她觉得新奇,慢慢地越发喜欢上了这个家族的“传统”,无论是春节还是古尔邦节,两家人总在一起过。

  一晃数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年轻小伙儿已是鬓发斑白,艾里根和李跃军都当了爷爷,可这份亲情一直在延续……

  现在居住在成都的李跃军,还时常回疆看望艾里根一家。

  “无论我们在哪儿,心都在一起,情都不会断。我也会把那些故事告诉儿孙,把故事传下去,把这份情传下去。”记者电话采访李跃军时,他说。

  传承·希望

  5月的乌鲁木齐,孟夏时节,天蓝树绿。周末,在自治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三休养所工作的艾里菲娅,带着2岁多的儿子伊尔凡和父亲母亲一起去姑姑李萍华家祝贺乔迁之喜。

  贴面拥抱、拎着茶壶挨个“推送”大碗茶,一家人围桌而坐,品尝糕点、吃干果、拉家常,巴郎伊尔凡坐在姑奶奶的怀里,嚷嚷着让姑奶奶拿吃的喂他。

  “今天来认个门,以后多带巴郎来。”李萍华招呼着艾里菲娅一家。

  这样的情景,在艾里菲娅和李萍华家里很常见——吃饭聊天,念叨孩子成长,诉说家长里短,一如任何一个和睦家庭里,亲戚间的走家串户,再平常不过。

  在艾里菲娅看来,很幸运能拥有这样一个大家庭,两个大家庭的第五代人正在茁壮成长,这份延续了五代人的跨世纪亲情,就像藤蔓一样,相互依偎,茁壮成长……

  艾里菲娅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阿不拉江(李兆明)爷爷去世时说的最后的话。

  “2004年的一天,父亲突然接到了阿不拉江爷爷子女的电话,说阿不拉江爷爷病危,当听到这个噩耗时,家人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之中,我们急忙赶到医院,分工日夜守护,轮流值班。

  “遗憾的是,阿不拉江爷爷最终还是离我们而去了,他走的时候很安详,一手拉着我父亲,一手拉着李跃军大伯,将他们的手放在了一起,说‘永远是一家人,亲兄弟……’我父亲与大伯他们一起为阿不拉江爷爷换寿衣,并以汉族丧葬仪式下葬。

  “阿不拉江爷爷的去世让全家人悲痛万分,他临终前的话语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永远像亲人一样,做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有生之年不离不弃’,一大家子的和睦,是从父辈那里继承的财富,钱买不来,金换不得,也是后辈坚守的家训。”艾里菲娅说。

  “不离不弃”,在这个特殊却又平凡的家里,这四个字是传承,也是希望,更是一家人共同坚守的约定——无论人在哪里,心相连,家不散。

  如今,这条信念已经化为生活的一部分,融于每个成员的血液中,浓郁又淡泊,在每一个平常的生活小细节里流淌……

  一个家庭,两个民族,三段波折,五辈亲人,86年悲欢离合的家族史,随着岁月更替,一份可贵亲情延续至今,就是在这平凡普通的日子里,传承,希望,在不断蓬勃生长……见证着新疆的历史变迁,也延续着自古以来存在于我们生活里的那份情义。

  正是千千万万这些普通的、善良的、可爱的人,用他们的平凡故事,筑牢了新疆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