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0年机票变迁看新疆民航发展
70年代初机票(南航新疆分公司提供资料图片)
新疆,地域广阔、距离内地遥远,乘飞机出行是很多人的首选。如今,新疆人买机票只需打个电话,或者动动手指在手机上操作几下,不到十分钟就可全部搞定。然而二十年前,乘飞机出行还是很多人不敢想象的事情,手持一张机票会引来很多羡慕的目光。这些年来,新疆民航机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人们的出行方式又有哪些改变呢?
证明购票:旧时王谢堂前燕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在新疆购买机票需要出具单位介绍信等证明,乘机人必须是县团级及以上干部,新疆民航也一度归属军队系统管理。那时的机票没有打折一说,航线不太多,乘坐飞机并不普及,甚至一度曾经是身份的象征。
1960年,乌鲁木齐售票处在友好南路62号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新疆民航首个市内售票处。当时,新疆民航航班少、机型小,最初仅开通了2条航线,后期所开通运营航线也以疆内为主,旅客运输量不多,客票均为纸质客票,机票样式也较为简单。70年代初,机票封皮印有红色的天安门图案,打开后印有姓名、航程、票款等信息。1955年至1984年,新疆民航总计运输旅客仅108万人次。
八十年代民航开展管理体制改革后,购买机票仍需出示工作单位证明,但限定县团级干部的做法被停止,新疆各民族群众选乘飞机出行的需求逐年增加,极大推动了新疆民航企业发展进程。1985年,新疆航空公司成立,随即引进5架喷气式图-154型客机,开通新疆直飞内地航线,旅客运输量出现大幅增长,次年便达22万余人次,是1985年的2.5倍。
由于运力紧张,很多航线开始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常常还没到营业时间,新疆航空公司红山售票处门外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据南航新疆分公司市场销售部售票处主任文伟介绍,那时机票仍为纸质机票,有旅客联、财务联、结算联三联,机票背后印有旅客须知等内容。由于机票需售票员手工填写,售票处六个窗口的工作人员根据次日的航班座位数将机票依次编号,逐一销售并记录,当晚将销售名单送至机场,次日由相关部门根据名单为旅客办理登机手续。那时,员工基本从早忙到晚,每人每天要手工填开数百张机票。
1992年以前,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民航票价一直实行严格的政府定价。同一航班旅客的票价基本相同。而纸质机票在使用上有许多不便。例如机票遗失时,为防止冒退,售票处必须先登记,一年以后才能将票款退给失主。而且售票处只能在航班起飞前一天销售从乌鲁木齐始发的航班机票,无法销售回程机票、联程客票。
证件购票:飞入寻常百姓家
1993年起,国家取消了购买机票必须持介绍信的规定,普通市民只需出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便可以购买机票,民航开始走向大众化。九十年代,新疆航空公司旅客运输量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促使新疆航空公司提高管理水平、增加运力、扩展网络和改进服务,1994年旅客运输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大关,达到106余万。
随着购买机票的旅客不断增多,传统手工订座越来越不适应民航业的发展,新疆航空公司逐渐引进现代化的售票手段,提高售票效率。1990年10月1日,新疆航空公司乌鲁木齐售票处电脑订座售票系统开通使用。通过网络,售票员可随时查询航班上的空余座位,也能够同时销售来回程机票,售票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当时,机票虽然仍为纸质,但已可用打印机打印,机票的样式也更大方美观,票面上不仅有中文,还有英文。
而自1989年新疆航空公司开通首条国际航线乌鲁木齐-阿拉木图航线后,九十年代又陆续开通5条国际航线,国际机票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至1999年底,新疆航空公司开通国内外航线达61条,通航城市达51个,新疆人出行的脚步越迈越远。
与此同时,为了方便市民购票,新疆航空公司还推出送票上门服务,并于1995年、1997年分别在乌市长江路、北门增开售票处。伊宁、喀什、喀什等疆内航站也陆续实现了计算机旅客系统联网,结束了手工售票的历史。这期间,国家推行民航运价管理体制改革,允许以公布价为基础上下浮动10%,新疆航空公司国内机票按照政府指导价格进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