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60年·新疆记忆:电话手机走进寻常百姓家
电话:从紧缺商品到免费安装
“去年搬进新房,我拉宽带的时候免费装了电话。”家住乌市仓房沟路的马晓刚说,现在装部电话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回想起上世纪90年代自己上学时家里装电话的场景,马晓刚说:“那叫一个千辛万苦。那时候装电话贵不说吧,还有名额限制。”
据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历史陈列馆讲解员介绍,1985年以后,电话不再高高在上,普通百姓拥有一部住宅电话的愿望日渐强烈,一时间,电话成了紧缺商品。“那时候,邮电营业厅门里门外排起几十米长队办理电话业务的情景见惯不怪,装电话贵而且不容易,一是因为电话线路和设备容量有限,再就是供不应求”。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新疆电信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截至2001年2月底,新疆固定电话用户突破200万。新疆固话用户达到100万户用了69年时间,而从100万户到200万户仅用了两年时间。
BP机兴衰持续十几年
520是“我爱你”,530是“我想你”,1314是“一生一世”……这些耳熟能详的数字密码,最初诞生于BP机。
风靡一时的BP机和大哥大电话。亚心网记者豆兴军摄
1988年,乌鲁木齐开设了第一家号码为“126”的无线寻呼台,“有事儿您呼我”一度成为当时最流行的一句话。
上世纪90年代,BP机还是时尚的象征,年轻人通过它创造了最早的“数字时代”。“我用BP机的时候在上初中,那时候好朋友想约着出去玩,不敢给家里打电话,就通过这东西相约。”市民李婷说。
因为经济条件比较宽裕,BP机刚出来时家人就给李婷买了一部。“刚拿上BP机的时候,我高兴得好几天没睡着觉,那时候一部BP机要2000多块呢。直到我上高中,BP机才逐渐普及。”
李婷说,BP机普及后,很多朋友相互呼着出去玩,耽误了学习,她的BP机就被妈妈没收了。“我上高中是1998年,那时候BP机已经很便宜了,我就悄悄用零花钱又买了一个,一直用到有手机出来,BP机才逐渐退出了我的生活”。
手机从贵族范到平民化
去年年底,31岁的陈彦军用奖金买了一部苹果6手机。他已记不清换了几部手机了,“我记得第一次见手机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家里亲戚拿了一个”。
陈彦军说的这个手机,在那时候被叫做“大哥大”,因为售价不菲,只有有钱人才买得起,所以“大哥大”在当时是身份和权利的象征。
“有个亲戚是跑长途货运的,当时有些钱,大哥大刚出来他就买了一个挂在腰上,打电话的时候,嗓门扯得特别大。”陈彦军回忆说。
“印象中那个东西挺重的,因为拿在手上很不方便,所以才专门有个套子可以挂在腰上。”曾经用过“大哥大”的石先生说。
除了重以外,“大哥大”必须要把电用干净才能继续充电,“而且“大哥大”的话费特别高,有点‘买得起养不起’的感觉。”石先生说。
1993年,“大哥大”(800兆模拟移动电话)在乌市开通,移动通信方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接下来,随着数字移动电话的迅猛发展,“西门子”、“诺基亚”、“爱立信”等品牌手机纷纷上市,除了小巧方便能随身携带外,功能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手机成为人们联系交流的必备工具。
记忆风貌
电话刚刚进入市民生活的时候,远不及现在这么方便,除了市内电话可以互拨外,其他如国内、国际长途几乎都需要人工转接。中国电信吐鲁番分公司的黄丽萍刚参加工作时,就从事电话转接。“用户通过拨叫人工话务台,然后话务员问他要拨叫哪里,然后再帮他转接,之后他才能和被叫方通话”。
因为过程复杂,有时候为了打通一个电话可能要在邮电局排一天队。“那时候往南疆或内地打电话,往往是一大早来排队,填单拿号,等待话务员将对方的号码接通,一等一天的情况常有。”黄丽萍说,“往疆内打电话还好些,大部分只需要一次中转就能接通,但往远一些的省市打长途,有时候需要两个甚至更多的话务员转接。我们是每天3个班次倒班,24小时工作制。”
记忆背景
1986年,乌鲁木齐市话由人工转接改为程控直拨,打市区电话不再需要中转。
1988年,公众无线寻呼业务正式在乌鲁木齐开通,126台率先对公众服务。
1989年,新疆用户实现直拨国内部分省市及疆内部分地州市的长途电话,这在当年40年国庆报道中被列为新疆重大建设成就。
1998年,全疆固定电话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19.3万户。
2000年,全疆寻呼机用户数升到167万。1年后,寻呼业务急剧下滑并渐渐消亡。
2000年,全疆手机用户达78万。进入21世纪,手机由奢侈品变成日常通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