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疆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2014年,受病虫基数、作物生长情况和气候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在伊犁河谷局部流行扩散,玉米螟在喀什、伊犁河谷西部发生严重,棉花苗期病害、棉蚜、棉叶螨局部偏重,棉铃虫发生程度与上年基本持平,草地螟、亚洲飞蝗发生面积较上年减少,土蝗发生盛期在伊犁州出现高密度蝗蝻侵入农田为害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农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23亿亩次,其中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8301.44万亩次,农田鼠害发生面积839.38万亩次,农田杂草发生面积3126.67万亩次。
一、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概况 2014年新疆粮食作物病虫害总体偏轻发生,发生程度与历年持平,略重于上年。小麦条锈病、玉米螟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其他粮食作物病害和小麦虫害偏轻发生,玉米
螟为害程度呈明显加重趋势,全区粮2014年新疆粮食作物病虫害总体偏轻发生,发生程度与历年持平,略重于上年。小麦条锈病、玉米螟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其他粮食作物病害和小麦虫害偏轻发生,玉米螟为害程度呈明显加重趋势,全区粮食作物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
3195.41万亩次,较上年减少5.9%。
(一)小麦病虫害
2014年新疆小麦种植面积1635.3万亩,比上年增加138.2万亩,其中冬小麦种植面积1132.5万亩,春小麦种植面积502.8万亩。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1165.67万亩次,比上年减少335.13万亩,均小于前五年,发生程度总体偏轻,仅小麦条锈病和麦蚜中等发生。
1 、小麦病害
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29.2万亩,较上年减少163.71万亩,白粉病呈加重态势。
小麦雪腐雪霉病 总体偏轻发生,累计发生面积46.1万亩,较去年减少25.97万亩,塔城额敏县和伊犁新源县、察布查尔县局部早播麦田发生较重。 发生特点: (1)发病程度轻于上年和历年。塔城地区田间平均发病株率在2-10%,额敏县个别地块达到30-50%;伊犁河谷霍城县、新源县平均病田率25%,病株率8%,致死株率2%,其中中等发生面积0.08万亩,偏重发生面积0.05万亩,病株率达45%,致死株率40%;尼勒克县、伊宁县、察布查尔县平均病株率1-10%,局部早播麦田发生较重,最高死亡株率20.81%;其它各县零星至轻发生,病株率0.2-2%。(2)发生始期整体较上年偏晚,发病时间短。今年气温回升较慢,3月上旬气温低于常年,积雪融化较晚,伊犁州发生始期较上年3月2日晚7天,全疆发生始期整体较上年晚10天左右,3月中下旬气温持续升高,积雪融化速度很快,4月初雪腐雪霉病发病期结束。
小麦条锈病 中等发生,伊犁河谷局部偏重,发生程度较重于去年,发生面积129.03万亩,比去年减少116.73万亩,在7个地州的24个县市发生,主要发生区在北疆。其中伊犁河谷发生面积96.53万亩,河谷东部新源县、特克斯县、巩留县局部流行扩散,昭苏县、尼勒克县、伊宁县、察布查尔县、霍城县等区域点片发生。伊犁河谷新源县平均病田率65%,普遍率45%,严重度20%;其中发生最严重的田块普遍率达65%、严重度50%。 发生特点: (1)北疆冬麦区发病期较早,伊犁河谷比去年早7天左右,比历年早10-15天,春麦区发病期普遍晚于去年,6月底开始发病,比常年晚7天左右。(2)发生程度春麦区重于冬麦区。(3)北疆发生程度、面积均大于南疆,南疆发生面积2.3万亩,占总发生面积的1.8%。
小麦白粉病 总体偏轻发生,伊犁河谷东部中等发生,发生程度接近上年,全疆发生面积156.55万亩,比去年减少15.47万亩,主要发生区在伊犁、昌吉、塔城。伊犁发生面积78.22万亩,平均病田率65%,普遍率55%,严重度35%;其中春麦区平均病田率75%,普遍率70%,严重度45%。塔城地区沙湾县病田率26.7%,病株率0.12%,个别发生较重的麦田病株率达1.5%,乌苏市病田率35%,病点率10.6%,病叶率2.5%,最高病叶率15%。 发生特点: (1)发生期较历年偏早6-12天。(2)春麦区重于冬麦区。
黑穗病 总体偏轻发生,轻于历年,昌吉、博州局部中等发生,全疆发生面积107.05万亩,比去年减少13.96万亩,接近常年。 发生特点: 呈现出逐年加重趋势。7月4-7日,奇台调查,小麦散黑穗在冬、春小麦上都有发生,平均病株率0.51%,最高病株率达5.06%;博州博乐市发病较重,局部病株率达1.2-5.2%。
小麦赤霉病 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4万亩,重点发生区域在伊犁河谷东部的特克斯县、尼勒克县、新源县。特克斯县发生面积11万亩,病田率46%,始见期为7月上旬,接近历年,7月下旬调查已进入全田普发期。普发期平均田间发病率3%,最高病田率达8.5%,轻于历年,田间主要症状为穗腐。尼勒克县发生面积8.6万亩,平均病株率10%,严重田病株率高达25%。 发生特点: (1)发生期较早。5月下旬伊宁市冬麦田显症,较历年偏早。 ( 2)春麦区重于冬麦区。今年大部分区域普遍降雨少,扬花期间雨日少等关键气象因素不适宜赤霉病的发生。
小麦根腐病 轻发生,发生面积19.38万亩,较上年减少9.59万亩,与2012年持平。主要发生区在北疆塔城、昌吉和博州,其中塔城平均病株率1.2%,最高病株率16%。
小麦全蚀病 轻发生,发生程度较上年轻,发生面积29.34万亩,较上年增加4.74万亩,主要发生区在和田、伊犁。
小麦叶锈病 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5.88万亩,发生程度和面积接近上年,主要发生区域在昌吉和阿克苏。
细菌性条斑病、叶枯病 等其他病害轻发生,发生面积65.47万亩。
2 、小麦虫害
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36.47万亩,较上年减少22%,主要以蚜虫和地下害虫为主。
小麦蚜虫 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26.2万亩,喀什、和田中等发生。 发生特点: (1)发生程度减轻,面积减少。总体发生程度轻于上年,发生面积较上年减少61.8万亩,同比减少21.5%。(2)发生程度南疆重于北疆。北疆麦区偏轻发生,昌吉州7月7日调查,小麦蚜虫有虫田率28.1%,有蚜株率33.6%,百株蚜量22头,最高百株蚜量91头;塔城额敏县穗蚜始见期调查平均有蚜株率0.8%,平均百穗蚜量1.2头,6月30达到高峰时,有蚜株率8%,平均百穗蚜量17头。(3)始见期偏晚。伊犁州特克斯县始见期为6月15日,塔城额敏县始见期为6月17日,总体发生始期较去年偏晚7-10天。
麦蜘蛛 轻发生,发生面积17.2万亩,主要发生区在和田。
负泥虫 轻发生,发生面积19.9万亩次,重点发生区域在伊犁河谷特克斯县、昭苏县、新源县。其中较重发生区域为新源县、昭苏县、特克斯县。特克斯县发生面积11万亩,春麦田平均虫口密度5头/㎡,危害重的田块虫口密度9头/㎡。
小麦皮蓟马 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2.3万亩,比去年减少12.2万亩。主要发生在伊犁河谷。特克斯县中等发生,平均有虫田块率37%,平均百穗若虫120头,最高达330头。
地下害虫等其他害虫 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60.87万亩次,其中地下害虫发生面积43.3万亩。
(二) 玉米病虫害
总体中等发生,略重于上年,发生面积1864.02万亩次,比上年增加248.23万亩,其中病害发生面积93.2万亩,虫害发生面积为
1770.82万亩。
玉米螟 在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30.18万亩次,较上年增长62.45万亩。 发生特点: (1)越冬基数高于上年,越冬幼虫成活率高。冬后基数调查,平均百秆活虫数77.1头,越冬死亡率9.9%,较历年减少38.1%。喀什地区3月3-11日抽查,平均有虫株率78.5%,平均百株活虫数166.4头,最高密度342.3头/百秆(叶城县),最高单秆有虫达17头。伊犁河谷春季平均越冬基数91头/百秆,比去年偏高9头。
(2)发生面积逐年增加,为历史最高,危害程度加重,伊犁河谷西部、哈密、喀什、克州局部偏重发生,一代在喀什局部大发生。喀什7月13-23日调查,平均被害株率65%,蛀茎率53.6%,雌穗被害率32.9%,百株活虫数150.5头。伊宁市发生面积6.8万亩,有虫田率100%,平均虫量76头/百株,平均被害株率65%,最高达100%,平均折茎株率25%,局部田块平均虫量达155头/百株,折茎株率达49%; (3)二代为害重于一代。一代发生面积194.03万亩,二代发发生面积336.15万亩。
玉米叶螨 中等发生,塔城、哈密局部偏重,发生面积346.25万亩,较上年增加107.73万亩。塔城沙湾县7月上旬调查有螨田率100%,平均有螨株率15.3%,严重田块有螨株率达40%,较历年同期明显偏重。8月上旬调查,塔城盆地一般田块百株螨量800-1500头,部分严重田块百株螨量5000-20000头,其中额敏县团结农场个别玉米田百株螨量超过100000头,最高的达20万头以上,明显高于历年同期。
玉米蚜虫 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94.92万亩,其中博州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博州9月上中旬达到危害高峰期,危害株率57.8%,单株蚜量340-1278头,危害时期一直持续到了9月20日。
三点斑叶蝉 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30.3万亩,其中昌吉局部偏重发生,危害严重的田块被害株率达80%-100%。 发生特点: (1)发生时间较上年提前,7月下旬即进入普遍危害时期。(2)鲜食玉米发生危害重于其它玉米。(3)8月下旬后,玉米田普遍出现整体危害状,近30%田块整田整株呈白斑密布,没有叶蝉危害的地块几乎很少。
双斑萤叶甲 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5.4万亩,主要发生区在博州。博州百株危害株率5.7%-11.2%,最高危害株率达35%,平均百株虫量300-2000头,单株虫量最高达89头。6月中旬开始在博乐市玉米田危害,较历年提前了7天。
棉铃虫 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62.02万亩。 发生特点: 南疆发生程度重于北疆,复播玉米重于正播玉米田。喀什一代棉铃虫重发地块百株卵量达13粒,百株虫量0.55头,最高地块百株虫量2头。
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86.38万亩次。
其他害虫 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45.37万亩。
以瘤黑粉病为主的玉米病害 偏轻发生,发生面积93.2万亩,其中 瘤黑粉病 36.73万亩,接近上年。
(三)其他粮食作物病虫害
水稻、马铃薯、大豆等其他作物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65.79万亩次,较去年减少43.34万亩。
水稻病虫害 发生面积75.16万亩,其中 稻水象甲 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4.4万亩,分布在北疆的伊犁州察布查尔县和乌鲁木齐市米东区。 鳃蚯蚓等其他害虫 发生面积29.69万亩; 以稻瘟病为主的水稻病害 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1.07万亩。
马铃薯病虫害 发生面积42.58万亩,其中虫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5.46万亩,病害轻发生,发生面积17.12万亩次(其中马铃薯早疫病4.51万亩,晚疫病5.97万亩)。
豆类病虫害 发生面积35.07万亩,其中 虫害 发生面积28.57万亩。 豆类食心虫 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8.61万亩; 豆类蚜虫 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98万亩; 其他害虫 偏轻发生,发生面积7.98万亩次。 豆类 病害 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53万亩次。
(四)发生原因分析
1、气候原因。2013年暖冬利于病虫害的安全越冬,3月份开春后,气温回升快,加快了融雪速度,不利于雪腐雪霉病的发生和蔓延。4-5月降雨偏少,后期高温干旱天气不利于病害的发展蔓延,6月伊犁河谷东部相对降雨较多,有利于条锈病、白粉病等病害的流行。南疆7-8月的高温干旱有利于玉米叶螨和蚜虫的发生。
2、粮食主产区重茬、迎茬面积大,玉米越冬秸秆处理率低等因素导致病虫害越冬基数较高,有利于病虫害在局部加重为害。
3、部分县市以密保产,播种量大,种植密度过高有利于病害发生。
二、棉花病虫害发生概况
2014年棉花种植面积2832.88万亩,较上年增加1177.73万亩。棉花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37.06万亩次,较上年增加14.83%,其中虫害发生面积2488.37万亩次,病害发生面积548.69万亩次。棉铃虫、棉蚜、叶螨始见期较去年晚,棉铃虫发生平稳,棉蚜、棉叶螨发生程度略重于去年,局部偏重发生;棉花病害偏轻发生,苗期病害局部偏重。
(一)棉花虫害
1 、棉铃虫
偏轻发生,棉田发生面积338.72万亩次,较上年减少48.62万亩次。二、三代偏轻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00.87万亩、137.53万亩,四代轻发生,发生面积0.32万亩。
发生特点: (1)越冬代成虫始见期普遍偏晚(见表1)。南疆始见期在4月下旬,较去年晚8-37天。北疆始见期在5月中旬,较去年晚4-10天,仅玛纳斯县始见期5月8日,较去年早6天。东疆吐鲁番市始见期3月16日,较去年早15天;哈密始见期5月3日,较去年晚5天。
(2)二、三代卵量普遍较上年偏低(见表2)。仅南疆和田地区卵量较历年略偏高,二代平均累计卵量38粒,三代累计卵量16粒,为近三年最高值;北疆沙湾县三代累计卵量15粒,高于去年,但远低于2012年。
(3)灯下蛾量普遍偏低,为近三年最低(见表3)。仅和田、博州和塔城地区乌苏市、沙湾县较去年偏高。和田地区累计蛾量762头,是去年的4.07倍。北疆博州累计蛾量224头,是去年的3.86倍;塔城地区乌苏市累计蛾量1642头,是去年的2.93倍。阿克苏市、尉犁县、昌吉市、吐鲁番市、哈密地区蛾量接近去年。
2 、棉蚜
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57.79万亩次,较上年同比增加14.32%。其中苗蚜发生面积199.45万亩次,较上年减少57.13万亩次;伏蚜发生面积458.34万亩次,较上年增加139.53万亩次。
发生特点: (1)苗蚜始见期较去年偏晚2-10天,发生程度与去年持平。苗蚜始见期南疆阿克苏4月28日、克州5月15日,均偏晚一周左右;北疆博州5月26日,偏晚10天;东疆哈密5月23日,偏晚8天。大部棉区发生程度与去年基本持平,仅部分县市略重于去年,南疆尉犁县平均百株蚜量297头,麦盖提县平均百株蚜量15000头,东疆吐鲁番市平均百株蚜量180头,均为近3年最高值。
(2)伏蚜发生较上年偏重。除南疆和田、阿克苏、克州偏轻发生外,其余棉区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程度为近三年最重年份。麦盖提县平均百株蚜量6000头、最高50000头,平均卷叶株率14%、最高51%;阿克苏市平均百株蚜量5713头、最高39963头,平均卷叶株率9.6%、最高17%;吐鲁番市平均最高卷叶株率13%;北疆乌苏县、玛纳斯县平均卷叶株率也较高。
3 、棉叶螨
大部分棉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87.4万亩,较去年增加69.8%,其中重发生面积334万亩,占发生面积的37.7%(2013年24.8%)。
发生特点: 前期发生较轻,后期扩散快,螨量高,为害重。花铃期为害重,发生面积556.73万亩,占总发生面积的62.7%。南疆和田、喀什、巴州,东疆哈密地区偏重发生。和田地区于田县最高有螨株率53.6%(2013年31%),最高百株螨量546头(2013年157头);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最高有螨株率76%(2013年42%),最高百株螨量500000头(2013年3000头);塔城地区沙湾县最高有螨株率21%(2013年15%),平均百株螨量1850头,最高百株螨量1865头(2013年为480头),。昌吉市平均百株螨量125头;博州平均百株螨量1547头。
4 、棉蓟马
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77.52万亩 , 南疆局部棉田中等发生,与上年基本持平。
发生特点:(1) 南疆棉田始见期比上年略偏晚,部分地州偏重发生。迁入棉田时间在4月下旬-5月上旬,和田4月28日、克州5月上旬、阿克苏4月25日,较去年晚3-5天。(2)北疆发生略重于南疆。博州中等发生,发生程度较去年偏重,花铃期虫口密度增长较快,田间虫量增多,持续时间长,7月下旬-8月中下旬,有虫田率达56.7%,单株虫量5-278头;后期因田间虫量大,百株裂果霉烂率平均0.31%。克州无头棉及多头棉率接近历年,阿克陶县百株虫量最高达24头。
5 、棉盲蝽
轻发生,发生面积70.26万亩,分别比2013年和2012年减少18.69万亩和39.61万亩,发生面积占植棉面积的2.5%。危害盛期为6月下旬至8月中旬,以二、三代危害为主。
发生特点: 发生晚、发生期短;发生盛期较常年晚;大部棉区虫量低、危害轻,仅阿克苏地区和玛纳斯县部分棉田危害较重。7月初,阿克苏地区库车县、阿克苏市发生较重,平均百株虫量分别为26头、24头,其他地区百株虫量均在3头以下;7月10日2代单灯累计诱虫量库车县827头(比常年增加65%)。8月上旬,玛纳斯县首次发现绿盲蝽为害棉花,兰州湾乡八家户棉田绿盲蝽危害较严重,为害株率100%,百株虫量26头,百网(复网)92头成虫、2头若虫,远高于防治指标。
6 、烟粉虱
大部分地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2.69万亩,为近三年最低。吐鲁番地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3.7万亩,占全疆发生面积的37.8%。
发生特点: 迁入棉田时间较去年晚,南疆、东疆部分棉区发生较重。南疆和田8月3日迁入棉田,比去年晚10天。东疆哈密6月30日迁入棉田,比去年晚7天。吐鲁番市8月上旬调查,虫口数量明显上升,平均百株3叶虫量2090头,其中成虫单叶最高20头。
7 、其他虫害
轻发生,主要包括地老虎、双斑萤叶甲等,发生面积68.84万亩,其中地老虎在和田发生面积30.8万亩。
(二)棉花病害
1 、棉花枯萎病
轻发生,发生面积87.36万亩。目前种植的棉花品种对枯萎病有一定抗性,病田率一般在3-40%,哈密近两年病田率明显高于2012年,重发区在哈密市。
2 、棉花黄萎病
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47.4万亩,近年有加重趋势。据调查,南疆阿克苏市连作面积大,7月底8月初降水量偏高,病株率最高达18%;北疆博州病株率最高达37.4%;东疆哈密地区7月份病株率达40%,后期一直维持在20%-30%。
3 、苗期病害
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39.93万亩。北疆春季连续的低温回寒天气,导致棉花出苗较慢且苗期病害发生较重,沙湾县主要是立枯病,红腐病较少,病田率最高75%,病株率最高50%;玛纳斯以立枯病为主,病田率最高63.8%,病株率最高86.3%。
4 、铃期病害
轻发生,发生面积47万亩。主要原因是种植密度大,化控差,植株过高。
5 、其他病害
轻发生,发生面积27万亩。其中红叶茎枯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3万亩。
(三)发生原因分析
1、气候原因。4、5月份气温偏低,棉花生育期普遍延迟,同时也不利于棉铃虫、棉叶螨、棉蚜等害虫发生,发生期推迟。7月份气温持续上升,降雨偏少,有利于棉叶螨的为害。
2、秋耕冬灌落实不到位,连茬地较多,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生态条件,同时,南疆果棉间作、套种模式为叶螨在局部棉区棉叶螨发生较重。
3、设施农业的发展给棉蚜、烟粉虱等害虫提供有利的越冬场所。抗虫棉在南疆棉区有一定种植比例,玉米、蔬菜等寄主面积较大,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棉铃虫在棉田的发生。
三、农区蝗虫发生概况
总体中等发生,累计发生面积679.1万亩,较上年减少0.9%,其中:农田153.2万亩,农牧交错区525.9万亩。
亚洲飞蝗 除北疆阿勒泰吉木乃县、阿勒泰市、南疆阿克苏温宿县偏轻发生外,北疆塔城、东疆吐鲁番盆地以及南疆巴州和硕县、喀什莎车县等农区轻发生,北疆西部边境地区未发现境外蝗虫迁入。全年发生面积40.6万亩,较上年减少30.5%,侵入农田面积13.8万亩,蝗蝻平均密度0.1头/㎡,农牧交错区最高密度21头/㎡。4月初东疆吐鲁番地区蝗蝻始见,北疆为5月上中旬;5月下旬至6月初蝗蝻进入出土高峰期,但密度较低,一般密度0.01-0.27头/㎡;6月下旬至7月份蝗蝻进入为害盛期,8月份陆续进入成虫期,均为散居型成虫。
土蝗 北疆农牧交错区及附近农田中等发生,伊犁州察布查尔县、特克斯县、新源县,塔城地区塔城市偏重发生,局部出现高密度蝗蝻侵入农田为害现象。发生种类主要以意大利蝗、红胫戟纹蝗、西伯利亚蝗、黑条小车蝗等为主,北疆4月中旬至5月初蝗蝻始见,5月中下旬进入出土高峰期,6-7月份蝗蝻相继进入为害盛期。全年累计发生面积638.5万亩,较上年增加3%,侵入农田为害面积139.4万亩,严重为害面积约6.8万亩。蝗蝻一般密度10-30头/㎡,伊犁州察布查尔县、新源县等严重发生区域蝗蝻平均密度20-300头/㎡,农牧交错区最高密度达3000头/㎡。
(一)发生特点
1、土蝗发生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为害程度除阿勒泰、昌吉、塔城地区较常年偏轻外,其他地区接近常年。北疆伊犁、乌鲁木齐县、哈密、南疆阿克苏、克州等地中等发生,伊犁局部偏重,发生盛期出现高密度蝗蝻侵入农田为害的现象,南疆等其它地区偏轻发生。
2、蝗蝻出土始期较常年偏晚。4月下旬至5月中旬,北疆伊犁、博州、昌吉、塔城、阿勒泰等主要蝗区蝗蝻陆续出土,出土始期较上年偏晚7-16天;东疆吐鲁番、哈密在2月底至3月下旬,接近常年;南疆巴州、喀什、和田等地与上年接近。
3、北疆伊犁等主要蝗区土蝗发生盛期出现高密度点片,且直接入侵农田为害。5月15日伊犁州察布查尔县海努克乡、扎格斯台乡、孙扎齐乡等农牧交错区暴发意大利蝗蝻、红胫戟纹蝗高密度点片,局部农田小麦被啃食,平均密度20-300头/㎡,最高达3000头/㎡;5月19日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农牧交错区平均密度23头/㎡,最高83头/㎡。5月24日塔城市农牧交错地带及周边农田出现高密度点片,一般密度10-50头/㎡,最高达300头/㎡。6月12日伊犁州新源县坎苏乡农牧交错区暴发高密度点片,小麦、玉米田平均密度50头/㎡,最高150头/㎡,农牧交错平均密度120头/㎡,最高500头/㎡,以意大利蝗、红胫戟纹蝗为主。7月10日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农田平均密度0.95头/㎡,最高99头/㎡。6下旬-7月初,北疆地区气温偏高,博州、昌吉州、乌鲁木齐县等地农牧交错区一般密度6-10头/㎡,最高60头/㎡,其他地州均未出现高密度蝗蝻点片。
4、亚洲飞蝗发生面积较上年减少30.5%,阿勒泰、塔城等蝗区发生盛期蝗蝻密度较低,总体属偏轻发生年份,南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蝗蝻密度略高。北疆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吉木乃县、布尔津县农牧交错区平均密度0.02头/㎡,最高8头/㎡;南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平均密度0.27头/㎡,最高21头/㎡。其他地区,如北疆塔城地区塔城市、东疆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南疆巴州和硕县、喀什地区莎车县、麦盖提县,平均密度0.01-0.2头/㎡,最高密度3头/㎡。
(二)发生原因分析
1、土蝗残蝗面积较上年略有增加,飞蝗基本持平;虫口基数土蝗接近近年均值,飞蝗下降。据各蝗区上年秋季调查,2013年土蝗残蝗面积398万亩,较2012年增加14万亩,同比增加3.6%,其中残蝗密度每亩小于330头的面积231万亩,每亩331-2000头的面积130万亩,每亩2001-6000头的面积34万亩,每亩6001-33000头的面积3万亩,平均残蝗密度为每亩1025.8头。亚洲飞蝗残蝗面积34万亩,较上年增加4万亩,其中残蝗密度每亩1-5头的面积26万亩,每亩6-20头的面积8万亩,未见每亩21头以上残蝗点。平均残蝗密度每亩4.8头,较2012年同比减少32.4%,低于常年均值。
2、气候条件对蝗虫发生发展影响较大。北疆春季气温偏低,蝗蝻出土始期较常年偏晚7-16天。5月中旬以后,全疆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北疆地区气温偏高,伊犁河谷局部异常高温、干旱,部分县市出现高密度蝗蝻点片。5月底至6月初北疆出现降水降温天气过程,对蝗蝻出土发育不利,蝗蝻出土发育不整齐。6至7月份北疆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局部农区出现蝗虫侵入农田为害作物现象。8至9月份夏秋季节北疆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利于蝗虫发生,南疆北部、西部地区气温偏低,降水偏多,不利于蝗虫发生为害。
3、监测防控措施力度大,农区经过多年持续治理,局部地区土蝗基数明显降低,暴发为害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土蝗出土后,直接入侵农田进行为害,呈现出前期密度高,为害重,经过防治,后期密度下降明显,为害减轻。土蝗常发区通过垦荒种植、减少撂荒地面积,破坏产卵适生环境,压低虫源基数等措施,发生程度有所减轻。北疆农牧交错区生态治理作用明显,采取牧鸡牧鸭、招引粉红椋鸟等天敌对蝗虫控制作用显著。
四、草地螟发生概况
2014年草地螟在阿勒泰、塔城偏轻发生,和田轻发生,博州零星见成虫。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偏晚,发蛾盛期田间蛾量偏低,一代幼虫总体偏轻发生,程度轻于上年和常年。农区越冬代成虫累计发生面积91.13万亩,较上年减少33.87%,一代幼虫发生面积49.93万亩,较上年减少48.58%,一代成虫发生面积24.01万亩,二代幼虫发生面积7万亩。
(一)发生特点
1、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偏晚,羽化盛期推迟,高峰期灯下蛾量偏低。据各区域站监测,草地螟越冬代成虫始见期集中在5月上中旬,与常年相比,北疆阿勒泰、博州偏晚6-8天,塔城偏早5天,南疆和田偏晚10天。其中,南疆和田(和田市)始见期为5月8日,塔城(塔城市)、阿勒泰(阿勒泰市)、博州(博乐市)始见期分别为5月10日、5月18日、5月19日。受5月份降水和低温天气影响,北疆地区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较常年偏晚一周左右,5月底至6月初阿勒泰越冬代成虫开始进入盛发期,地区测报站灯下出现蛾峰,峰期蛾量低于常年。5月27日单灯诱蛾量达到192头(2013年6月9日-10日蛾峰日分别为1036头、2397头,2012年5月27日、6月2日分别为776头、1119头)。塔城地区塔城市5月25日单灯诱蛾量60头,博州博乐市5月30日为6头。
2、越冬代成虫发生面积小,发蛾盛期田间蛾量偏低。今年越冬代成虫农区发生面积91.13万亩,其中阿勒泰、塔城、和田、博州发生面积分别为37万亩、29.13万亩、19万亩、6万亩。5月下旬开始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福海县、富蕴县、吉木乃县、布尔津县、青河县田间蛾量开始上升,百步惊蛾量最高300头,低于上年同期(2013年最高2500头)。5月21日福海县解特阿热勒乡苜蓿田百步惊蛾量100头,最高150头;5月27日青河县阿热勒乡百步惊蛾量200-300头;6月初富蕴县百步惊蛾量20-30头,最高80头;6月10日阿勒泰市百步惊蛾量13头,最高315头;6月25日吉木乃县恰勒什海乡小麦田百步惊蛾量18头,最高630头。5月20日塔城地区额敏县百步惊蛾量为20-50头,最高200头,塔城市百步惊蛾量0.8-5头,最高50头,裕民县百步惊蛾量1-25头,最高112头。博州博乐市、温泉县小麦田和甜菜田百步惊蛾5头,密度较低。
3、一代幼虫发生期偏晚,虫口密度偏低。5月份全疆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5月底-6月初北疆地区出现降水降温天气过程,对一代幼虫孵化及发育不利,北疆阿勒泰始见期较常年偏晚10天以上。6月8日阿勒泰一代幼虫始见,6月28日前后阿勒泰市、福海县、富蕴县、青河县、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进入为害高峰,苜蓿田平均密度2头/㎡,最高60头/㎡,虫口密度明显低于常年。6月12日塔城额敏县一代幼虫在玉米田始见,塔城市平均虫量0.6头/株,最高2头,裕民县平均虫量0.5头/株,最高5头,额敏县虫量15头/株,最高32头/株。6月底塔城进入为害高峰,平均密度5头/㎡,最高160头/㎡。和田、博州虫量较低,不足1头/㎡。二代幼虫只在阿勒泰地区的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发生,且发生面积及虫量较小,阿勒泰市发生面积3.2万亩,平均密度0.2头/㎡,最高5头/㎡;布尔津县平均密度0.1头/㎡,最高6头/㎡,哈巴河县平均密度0.2头/㎡,最高密度8头/㎡。
(二)发生原因分析
1、越冬面积较上年减少,虫源基数偏低。2013年阿勒泰、和田农区草地螟偏轻发生,虫源基数低,冬前越冬基数调查,阿勒泰、和田局部农田查到越冬活茧,越冬总面积41万亩,较上年减少7万亩。其中阿勒泰农田越冬茧0.18头/㎡,较上年偏少0.1头/㎡,越冬代表面积25万亩;和田农区苜蓿田越冬茧0.16头/㎡,较上年偏少0.02头/㎡,越冬代表面积16万亩。阿勒泰地区自2010年发现越冬茧以来,连续5年在农田挖到越冬茧,但密度普遍较低;和田地区越冬茧主要集中在山区草场,2014年测报灯监测4-9月未出现明显蛾峰,田间蛾量密度较低,没有发现山区草场成虫向平原地区迁移的迹象。
2、塔城地区幼虫发生为害可能与外地虫源迁入有关。据阿勒泰地区测报灯监测,5月底至6月初,阿勒泰出现了蛾峰,单日蛾量接近200头,田间百步惊蛾量最高300头,明显低于上年和常年。塔城地区2012年一代幼虫严重发生,2013年田间越冬代成虫百步惊蛾不足10头,且未见幼虫为害,今年则偏轻,但至今未调查到越冬茧,表明草地螟越冬代有外来迁入的可能,但不能确定虫源是从越冬场所二次迁入,还是由境外迁入。
3、气象条件对草地螟发生为害不利。相关研究表明5月下旬-6月上旬越冬成虫盛发期北疆适量降水和适宜的温度,是一代幼虫重发的主要原因。今年5月底至6月初北疆出现降水降温天气过程,影响草地螟越冬虫茧羽化,一代幼虫出现时间较上年和常年明显推迟,对草地螟的发生存在不利的影响。
五、园艺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概况
园艺特色作物病虫害,全区累计发生面积1332.94万亩次。
蔬菜病虫害 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49.31万亩次。棉铃虫、烟粉虱、潜叶蝇、白粉虱、叶螨、菜蚜、小菜蛾、菜青虫、瓜蓟马、蚯蚓、病毒病、灰霉病、疫病,瓜类白粉病、枯萎病、蔓枯病、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番茄早、晚疫病、辣椒病毒病、果腐疫霉病、立枯病、根腐病等在巴州、阿克苏、吐鲁番、哈密、和田、昌吉、塔城、乌鲁木齐县等地普遍发生。其中烟粉虱、病毒病在吐鲁番、和田等地偏重发生。蚜虫、叶螨在乌鲁木齐县大发生。
果树病虫害 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34.11万亩次。包括梨茎蜂、梨木虱、介壳虫、苹果蠹蛾、果树叶螨、春尺蠖、叶蝉、葡萄斑叶蝉、糖槭蚧、果树腐烂病、白粉病、穗轴褐枯病、苹果黑星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粉病、毛毡病等病虫害,主要发生在巴州、阿克苏、哈密、和田、伊犁、吐鲁番等地区。
油料作物病虫害 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21.77万亩次。以向日葵菌核病、白锈病、霜霉病、红花褐斑病、锈病、黄萎病、列当、叶螨、草地螟、油菜跳甲等为主,主要发生在伊犁、阿勒泰、塔城、博州等地,叶螨在阿勒泰偏重发生,黄地老虎在乌鲁木齐县轻发生。
其他经济作物病虫害 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27.75万亩次。打瓜病虫害总体偏轻发生,局部地区中度发生,发生面积114.34万亩次,主要发生在塔城、阿勒泰地区。以打瓜苗期病害、白粉病、疫霉病、蔓枯病、炭疽病、叶螨等为主。甜菜病虫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42.32万亩次。立枯病、白粉病、褐斑病、根腐病、甜菜夜蛾、茎象甲、跳甲、盲蝽蟓等在昌吉、塔城、博州、伊犁等地发生。加工番茄病虫害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7.48万亩次,番茄疫病、灰霉病、果腐疫霉病、立枯病、棉铃虫等发生危害为主。枸杞虫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4万亩次。其中枸杞瘿螨在博州中等发生,其他虫害偏轻发生。孜然病虫害在吐鲁番偏轻发生,局部中度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主要有根腐病、叶螨、棉铃虫等。苜蓿盲蝽在昌吉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11万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