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60年成就展:一个家庭十月拖拉机厂的记忆

29.10.2015  11:12


苗琳涓给带着姥爷叶万河、母亲叶敏参观自治区60年成就展。

    “快看呀,这就是十月拖拉机厂,您和妈妈曾经工作的地方。”年轻的女孩指着墙上展出的十月拖拉机厂选民参加选举的老照片,让年迈的爷爷贴紧点,看得清楚些。

    这是10月28日,记者看到的一家三代人参观自治区60年成就展上的温馨一幕。年轻的女孩叫苗琳涓,她的姥爷叶万河79岁,是新疆十月拖拉机厂的老职工。和爷孙俩一起参观的,还有苗琳涓的母亲叶敏,以及苗琳涓的爱人。

    “我外孙女前两天来看了成就展,看到有关于十月拖拉机厂的老照片,就拉着我和她妈妈一起来参观。”叶万河说,外孙女是个有心的孝顺的孩子。

    在这个家里,不仅叶万河与女儿叶敏曾在十月拖拉机厂工作过,他3个月前突发心梗去世的老伴以及儿子叶德成也曾是十月拖拉机厂的老职工。

    叶万河回忆,1958年他从农机厂调入新疆十月拖拉机厂的前身——新疆十月汽车修配厂当了一名铸造工,专门加工拖拉机零件。之后工作了近20年后,调质检科担任质检员,一直干到退休。

    “我的一辈子都奉献给十月拖拉机厂了,我和老伴真是献了青春献子孙,女儿和一个儿子也都当了厂里的工人。”老人说,老两口在十月拖拉机厂被兼并前就已退休了,女儿叶敏后来也退休了,儿子叶德成被安置到广汇物业,还在上班。

    靠近些,再靠近些,叶万河的脸几乎要贴到照片上了,他就为了能看得清楚一些。自己曾经奉献了一辈子的工厂早已不存在了,如今只剩下这样为数不多的照片,也只有通过这些照片,才能找回老人脑海中残存的记忆。

    “岁数大了,记性不好了,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但看到这些老照片,感到太亲切了。”老人说着,早已激动得热泪盈眶。

    老人说,在那个年代,红十月拖拉机厂生产的“东方红”拖拉机紧俏得不得了,尽管当时新疆的每个县都设了销售点,但走后门还不一定能买上呢。

    据了解,新疆十月拖拉机厂的前身是新疆十月汽车修配厂,位于如今的扬子江路以西,妖魔山以东、黑龙江路以北、乌鲁木齐市邮政局至和平渠桥头以南区域为厂区,1952年10月1日建成投产,当时主要为自治区交通厅运输系统和兵团机运处各团大修汽车。

    老照片上,1958年5月13日,新疆第一台拖拉机从十月拖拉机厂车间驶出,人们欢呼雀跃。

    此后,自治区党委决定,将十月汽车修配厂改建成年产解放牌汽车2500辆、东方红-54型拖拉机2500台,合作-25型轮式拖拉机2500台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1958年12月31日,工厂改名为“新疆十月拖拉机厂”,并被机械工业部确定为定点生产拖拉机的专业厂。

    不过,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越来越多的内地产拖拉机销售到新疆市场,新疆十月拖拉机厂不再辉煌。2000年,新疆十月拖拉机厂被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兼并。

    叶万河已经连自己是什么时候退休的都已经记不清了,但他看到十月拖拉机厂照片时,久久地驻足,不愿离开,他说,那可是自己奋斗了一辈子的地方,怎么能说忘就忘了呢?

    很多记不起来的事情,老人让记者采访女儿叶敏,但他或许也已经忘了,对经历过十月拖拉机厂没落和下岗的女儿叶敏来说,对这个已经不复存在的工厂,情感是复杂的,她并不愿敞开心扉回忆那段经历。

    那就尊重她这个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吧,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其实不就是每个亲历者的故事吗?

    此刻,记录下这个家庭的故事,谨以此向老照片中的亲历者们致敬。

 

一家四口驻足十月拖拉机厂的老照片前仔细端详,寻找曾经的记忆。

 

苗琳涓给姥爷叶万河、母亲叶敏在十月拖拉机厂的老照片前牌照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