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平凡岗位书写新疆妇女精彩人生

27.08.2015  16:34

 媒体记者采访“爱心妈妈”热依汗·哈斯木(左三),听她讲述爱心故事。

    天山网讯(记者侯倩摄影报道)8月24日,“辉煌60年·巾帼在行动”媒体采访团走基层活动正式拉开序幕,由全国妇联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等中央媒体记者来到新疆,对妇女手工示范基地、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妇女之家、妇女代表等进行4天的采访活动,展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正式提出20年来,新疆妇女事业的发展状况。

    8月25日,在自治区妇联领导的带领下,媒体采访团一行采访了新疆第一代少数民族女领导玛依努尔·哈斯木、“爱心妈妈”热依汗·哈斯木、军垦女模范金茂芳、湘女代表戴庆媛、“全国三八红旗手”吴彬等杰出女性,了解她们的传奇故事,听她们讲述新疆近年来的大发展、大变化。

    “爱心妈妈”足迹跨越天山南北

    72岁的热依汗·哈斯木是“爱心妈妈”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10多年来,她和30位“爱心妈妈”的足迹遍布乌鲁木齐、昌吉、塔城、克拉玛依、伽师、木垒等地。截至目前,已募集善款874493元,通过济困助学、安老助残、医疗救助等活动,使1040名学生重返校园,5000多名弱势群众得到帮助。

    热依汗·哈斯木告诉记者,十几年前她遇到一个偷东西的小男孩,被人训斥后失声痛哭。在了解到小男孩母亲去世后,缺少家庭关爱,导致他沾上了一些陋习。热依汗·哈斯木当场就对他说:“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的妈妈!

    “我觉得母亲的教育对孩子来说很重要。认识这些孩子后,我常把他们接到家里,教他们学会照顾自己,和他们聊天,教他们辨是非、明事理。现在,‘爱心妈妈’的团队越来越壮大,大家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就能把这件事情做的更好,帮助更多的孩子。”热依汗·哈斯木说。

    据了解,全疆各个地州市活跃着以妈妈命名的192个爱心团队,注册会员达28504人。这些团队基本都以“爱心奉献”为宗旨,由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回、藏、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等多民族组成,通过自愿捐款、倡导风俗新办、募集善款以及争取企业和社会爱心物资赞助等形式,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各级爱心妈妈社团捐赠善款达9千余万元,救助的困境儿童及群众约38万人。

    军垦第一代女拖拉机手的传奇故事

    82岁的金茂芳是第一代进疆女兵、兵团第一代女拖拉机手,以她为原型塑造的女拖拉机手曾被印刻在人民币上。1952年,金茂芳义无反顾地踏上西行的列车,开始了军垦生活。在选择工作时,金茂芳选择了当拖拉机手。在1960年我国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中,1元纸币正面人物中“女拖拉机手”的原型,在很多人眼里就是曾驾驶过“莫特斯”的金茂芳。

    1958年至1964年,金茂芳担任“莫特斯”机车组组长的七年间,工作时间共计33395小时,完成25.83万个标准亩,节约油料52145公斤,机车越过六个大修期,节约费用开支8万多元,七年完成了二十年的工作任务。她曾创下了一天播种120亩地的纪录,她当年开的那台“莫特斯”拖拉机,也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博物馆收藏并陈列在大厅之中,还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1965年,金茂芳被评为兵团“二十四面红旗标兵”之一,并多次被评为全国、新疆和兵团的“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200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授予当时75岁的金茂芳“戈壁母亲”荣誉称号。

    退休后金茂芳,心态很乐观,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她经常给年轻人讲述创业的艰苦、谈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重要性,激励广大青年努力奋进,多做贡献。

    金茂芳说:“新疆这些年发展的很快,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很多,新一代农民智能化种植省时省力,能挣更多的钱,好日子是真的来了。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祝福新疆发展的越来越好,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