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跨越60年:塔城市定居牧民生活变迁记
出塔城市东行42公里,是新疆最大的牧民定居点——齐巴尔吉迭新区。齐巴尔吉迭,哈萨克语“沙枣花盛开的地方”的意思。
6年前,也就是1091户牧民刚下山定居不久,记者曾在这里采访。如今,幢幢红顶、蓝顶的牧民定居房整齐排列,医院、学校、幼儿园一应俱全,几年前栽下的树木已经枝繁叶茂,中心街道两旁林立的商铺、喧闹的车流人流,一座牧区新镇跃然眼帘。幸福,写在了定居牧民们的脸上——
对山汗老人:下山定居好,不想再回去
西区二道巷14号,主人是71岁的对山汗·热马赞老人。
这天是周末。推开院门,老人家的两个孙女儿正在葡萄架下嬉戏。
“哈尔斯阿拉木孜……(哈语,欢迎)”,对山汗老人闻声而出,连连示意我们炕上坐。问候间,老伴巴黑拉已经摆好了水果点心、端上了奶茶和馕。两个孙女儿叽叽喳喳,跟前跟后,小麻雀似的。
说起下山后的日子,对山汗老人满脸的皱褶里都透着笑意,连声感慨“加克斯,加克斯(哈语,好)”。一旁的巴黑拉也搭上了话,“山上的石头房子冷冷的,再也不想上山了。”这不,天气才刚转凉,巴黑拉已烧热了炕,家里暖洋洋的。
与对山汗老人交谈,一旁的大孙女儿阿亚克孜·沙特拉提算是个称职“翻译”。3岁时,阿亚克孜随爷爷奶奶从200公里以外的窝依加依农牧场,迁至齐巴尔吉迭牧民定居点。
“刚下山时,很不习惯。为了孩子们上学,才留了下来。”祖祖辈辈在大山里放牛羊的对山汗老人道出了心里话,“现在不一样了!上月趁两个孩子放假带她们上山,没住上两天,就嚷嚷着下山,老婆子也说不适应,‘还是山下好’。”
说起两个孙女儿,更是老两口的骄傲:大孙女阿亚克孜上六年级,学习成绩班上排名第二。刚接到学校通知,正准备参加奎屯内初班的考试呢。小孙女吾尼努尔上二年级,能歌善舞,学习成绩也在前五之列。
“学天文学。”阿亚克孜爽快地回答,乐得对山汗老人翘起了胡须,信手拿起一旁的冬不拉,爷孙俩一弹一唱,《红花》《童年》……一曲曲哈萨克民歌拨人心弦。
对山汗老两口从窝依加依农牧场退休,两人每月的退休工资有近6000元;每年的草场补贴、围栏费1.4万元;还有,150只羊、10匹马、5头牛,儿子、儿媳在山上放牧,雇了“代牧人”。今年6月,花10万元买了辆皮卡车,山上山下更方便了。
“感谢党的好政策呀!”说起现在的生活,老人说:“一句话:无忧无虑。”说完,捋了捋胡须,仰面大笑。
巴彦一家:孩子有出息,夫妇忙活计
敲开西区三道巷13号院门,42岁的巴彦·阿依娜尔正忙着做午饭。
“阿达力帮着医院卸煤,一会儿给他送饭去。”巴彦边招呼我们边忙着做饭,眼前的巴彦是个勤劳贤惠的女人。听同行的当地干部介绍,巴彦的丈夫阿达力·阿拜,是耳障残疾人。
阿达力的3个孩子个个有出息:大女儿米尔古丽去年考上了新疆大学旅游学院,懂事的孩子知道家里经济条件不宽裕,放暑假也没回家,在塔城市找了份零工,挣了3400元。临走时,巴彦把刚拿到手的7000元牧场补贴钱,硬是塞到女儿手里。“米尔古丽说,想大专升本科,我支持她。”说这话时,巴彦是那样的坚定。
“老二是个儿子,叫吾恩哈尔。去年18岁时,被塔城矿业学院录取。儿子学费全免,毕业后就能就业。”巴彦话里话外,没有半点的沉重感,只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老三也是个小子,在中心小学上三年级呢。”
巴彦说,为了供养3个孩子,她和丈夫常年打工挣钱,把家里的50多只羊,交给了邻居“代牧”。阿达力呢,老实厚道,干活有责任心,定居点上有什么活儿,都找他。“冬天到了,管委会干部把烧锅炉的活儿交给了他,一个月能挣3000元钱呢。”巴彦的脸上露出笑意。
说话间,巴彦从里屋抱出几块已绣好的挂毯、靠垫,有孔雀开屏、有百花争艳,一件件精巧别致。看得出,巴彦还有一手好技艺。她告诉记者,刺绣是哈萨克民族的传统手工技艺,去年加入了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这样,就不愁冬天没活干,一年四季闲不了了。”
无论是对山汗老人一家,还是巴彦一家,对孩子的教育都愈发重视。
在齐巴尔吉迭牧民定居新区,记者听说了“一个老师和十几个孩子的故事”。记者找到了这位老师,她叫热依汗·白红尔。
52岁的热依汗,因身体不适已经退休6年。“2000年时,齐巴尔吉迭牧民定居点留不住人,大家下来了又走了,学生少时几个,多时十几个。就我一个老师,语文、数学、汉语、民语、体育、音乐,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就这样干了8年。”讲起当年那段在今人看来难以想象的故事时,热依汗显得十分淡定:“现在嘛,大不一样了。2008年,国家加大规划投入,上千户牧民集中定居,建了医院、盖了学校,接受双语教育,还办起了幼儿园。”
新生代牧民:经营小店铺,怀揣新希望
“齐巴尔吉迭真正发生变化是在2010年,定居牧民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逐步融入了新生活”,曾任新区副书记5年多的徐萍萍说道。
新区中心有条商业街,当地人称之“商贸中心”。且看街两旁的店铺:叶尔阿斯勒超市、卡米娜皮鞋店、阿依赛丽火锅店、玛尔江理发中心……清一色以店主名“封号”。据了解,商业街上有46家商店,都是定居牧民的下一代开的。
走进哈萨克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29岁的努尔孜亚·巴扎尔别克正在机器上绣一件羊角图案绣品。“这件绣品是哈萨克斯坦客商的订单”,努尔孜亚边干活边聊,“合作社现有社员370多名,每个月的收入嘛,少的1000元至1500元,多的2500元至3000元。”
努尔孜亚的丈夫木拉提·毛提汗开了家照相馆,包揽了定居点所有的婚纱摄影、学生毕业照、文印之类的服务。听木拉提介绍,“之前在城里的一家照相馆打工,学了手艺又学会了经营。”2012年,夫妇俩投入8万元开办自己的照相馆。“生意嘛,好得很,一年收入足有8万多。”
“这变化大呀!”已经是哈萨克族媳妇的徐萍萍说:“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民族,从没有经商的习惯,当然也没有经商的条件。只有在党的好政策引领下,牧民才过上今天的好日子。”
且看齐巴尔吉迭定居点年轻人的新生活:他们都有自己的草场和土地,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草场和土地承包给他人,专心经营自己的小店铺。“他们是新区的新牧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新区的新希望。”新区党委副书记叶尔木拉提·乌山说。
当然,在齐巴尔吉迭新区,变化的不只是年轻人。今年67岁的阿扎提·温德尔汗,在自家院子里栽花种树种菜,房间里安装了土暖气,铺了地板革。这两年,他还爱上了电动摩托车。
“我已经很长时间不骑马了。还是电动三轮车好,不用喂,还干净,拉东西还多,太方便了。”阿扎提老汉说。
哈萨克族有句谚语:“离开(家)七步就跟乞丐一样。”正是这样的传统习俗,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齐巴尔吉迭牧民定居几起几落,牧民们搬下了山又搬上山。
而今不一样了。街头上迎面碰见的道肯·胡马儿老汉,能说一点汉语:“叫了几个朋友,内地走了一个月,去了西安、广东、广西、海南,花了不到1万元。”道肯老汉逢人爱说他去内地旅游的事,“等孙子再大些,也带他出去走走、见见世面。这好日子,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