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重点

12.03.2015  18:36
2015年,地区力争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85亿元以上,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00元以上,同比增加1000元以上,增长10%。 一是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加快提升粮棉果畜四大基地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实现粮食总产165万吨以上。巩固国家优质商品棉基地的地位,大力实施“棉花优质高产工程”,调减次宜棉区和果粮间作面积,使棉花总产稳定在85万吨以上。全面深化“林果提质增效工程”,推进优质林木种苗基地建设,深化林果业精细化管理,确保果品总产195万吨。推进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基地、示范场(区)建设,新增肉羊出栏生产能力,年内牲畜出栏550万头(只)以上。加快温宿县75万亩天然草原退牧还草、2000亩围栏草场等工程建设,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快形成一批优质畜禽产品供应基地。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快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强化设施农业质量效益,继续开展新建温室、永久性拱棚的建设工作,推动设施蔬菜与露地蔬菜协调发展,确保设施农业面积保持在13.7万亩以上,总产达到70万吨,提高生鲜蔬菜供应保障能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二是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务实农业发展基础。 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生态环保建设,抓好重点流域骨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实施重点河流防洪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等水利设施建设,完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亿元。加快苏巴什水库和渭干河、台兰河、木扎提河大型灌区建设进度,建设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综合示范区,加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力度,力争年内新增高效节水面积20万亩,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合理配置水资源。积极推进国家级农机化示范区建设。 三是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 高标准、高质量完成4.3万户安居富民、7.73万人安全饮水、1676台省柴节煤灶(含采暖炉)、5.67万亩基本口粮田、5.18万亩特色林果基地等民生工程,深入实施扶贫工程战略,力争减少贫困人口3.2万人。加大粮、油、菜、肉市场供给,完善储备制度和价格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确保粮食、农资、良种、农机具购置,高新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等各项惠农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强化政策性增收实效。 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理念。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项目建设,积极争取自治区启动盐碱地改良试点,继续推进防沙治沙、退耕还林及湿地保护项目,加强水源地保护,开展沙区综合治理,科学防治荒漠化、盐渍化,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建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是稳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国营农林牧场改革。加快启动草原确权承包、基本草原划定工作,稳步实施水权水价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改进补贴方式、简化工作流程,做好改革试点政策评估工作,建立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指标评估体系和动态管理机制。 六是抓好宏观经济调控,确保完成发展任务。 加大农村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扎实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协调与自治区及各县(市)、地区有关部门有效衔接,督促县(市)规划和农业等专项规划编制进度。

文章来源:阿克苏地区发改委http://fgw.aks.gov.cn/page.asp?id=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