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60年:北疆铁路开通 贸易东进西出
6月10日,由乌鲁木齐至俄罗斯莫斯科的西行国际货物快运班列满载1300吨聚氯乙烯启程,该班列通过北疆铁路从阿拉山口出境,并从俄罗斯拉回木浆原料返回新疆库尔勒,首次实现“重去重回”。
乌鲁木齐至莫斯科西行国际货运班列,只是2015年新疆计划开行众多西行国际货运班列的一小部分,按计划,2015年新疆将力争全面开行100列西行国际货运班列,总数达到全国第一的水平。
2014年5月1日,首趟“北疆之星”城际列车通过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陈峰 摄
纵观这几年新疆铁路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亮点就是国内各省区市纷纷借助新亚欧大陆桥,经新疆阿拉山口,通往中亚以及欧洲各国,新的陆路商贸大通道正在通过西行铁路得以实现,而这却离不开兰新铁路西延工程——北疆铁路的建设。
新疆一跃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北疆铁路是兰新铁路的延伸,它由乌鲁木齐西站引出,横贯天山以北,经昌吉、呼图壁、玛纳斯、石河子、沙湾、奎屯、乌苏、精河、博乐,最后到中苏交界的阿拉山口。北疆铁路全长460公里,1957年经国家批准建设,1958年开始施工,到1961年完成路基165千米,土方258万立方米,大小桥涵等主体工程基本就绪,共耗资1360万元。1961年,因中苏关系破裂,加之国家调整国民经济而停止建设。
1984年12月6日,铁道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北京开会决定,重建北疆铁路。北疆铁路工程由国家和新疆合资兴建,总投资8亿多元。由兵团工一师、铁道部第一工程局、第十五工程局六处等单位共同修建。1985年5月1日,北疆铁路正式开工建设。当时的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为铁路开工奠基仪式剪彩。最终,这条铁路时隔20多年后再次动工,并于1990年9月1日通车。
北疆铁路的建成通车,贯通了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港的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使新疆由封闭的内陆地区一跃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从运输距离来看,从我国东部的连云港西至荷兰的鹿特丹港,将比海上运距缩短约5000海里,运费和时间分别节省20%和70%左右。它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穿越中国、前苏联、波兰、德国、荷兰等国,辐射30多个国家。这条亚欧大陆桥全长约10800公里,在我国境内铁路4100多公里。
北疆铁路建成后,新疆形成东进西出的经济发展格局,对促进中国和邻近国家、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兰新、北疆铁路沿线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这两条铁路将大大促进我国东西间的物资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对巩固边疆、保卫边疆也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