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质监系统开展2015年农资专项执法打假
天山网讯(记者王涛报道)记者从新疆质监局获悉,从2015年3月18日至12月25日,全区质监系统将开展以“农资打假下乡”、“农资打假‘质检利剑’行动”、“深化区域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农资专项执法打假工作,重点监督检查化肥、滴灌带、农膜、农药、农机及零配件等产品,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和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在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中,全区各级质监部门和检测机构将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行动。在农舍村庄、田间地头设置宣传板,零距离面对面向农民群众宣传质监法律法规、识假辨假知识、“12365”举报投诉电话、专项行动相关情况。对辖区内使用的量大面广的农资产品开展免费检测,积极推广现场快速检测,并公布执法检查抽样检测结果和辖区农资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在深入推进“农资打假‘质检利剑’行动”中,全区各级质监部门将狠抓造假案件线索,积极扩大案源。以化肥、滴灌带、农膜为重点产品,统一组织农资案件查处行动。通过“错时检查”、“回头看”等方式实现查处行动的突击性和准确性,重点打击化肥产品有效养分含量不足、虚假标识和无证生产,滴灌带拉伸性能、流量均匀性、抗堵塞性能、炭黑含量,农膜厚度不符合自治区地方标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DB65 3189-2014)等产品质量主要项目不合格等违法行为。在春季和秋季组织化肥产品专项执法集中行动,重点跟踪和查处尿素产品不按照国家法规要求滥用名称进行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质监部门将与公安、交通运输、铁路、农业、工商、商务、供销社等部门组织联合执法检查整治行动,加大对面向农村市场的市(地)、县及中心镇的主要铁路、道路货运站的农资集散地仓库,主要大卖场、商品批发市场、乡镇(村)集市(巴扎)乡镇(村)集市(巴扎)的农资集散地仓库,农资生产经营业户的执法检查力度。
质监部门还将深化区域整治工作。对2014年确定的自治区农资区域性质量问题整治工作重点产品和重点区域,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巩固成果,推动区域产业规范发展;全力推进滴灌带节水设施区域整治及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建立政府牵动、质监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工作机制,加大督查工作力度,严厉打击严重质量违法行为,促进推动滴灌带节水设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整体质量提升。
自治区质监局要求全疆各级质监部门强化农资执法打假责任,按照综合执法、统一管理、系统联动的思路,尽快建立起适应分级管理、权威高效工作体制,加快建立农资执法打假责任清单制度,对大案要案、跨区域案件要进行挂牌督办,必要时联合公安等有关部门共同挂牌督办。
自治区质监局强调,要在农资专项执法打假中,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扩大案源,对制售假劣农资和农村消费品的违法行为进行追查。要摸清全区滴灌带、农膜、化肥等主要农资经营企业底数,逐步建立健全全区农资打假整治档案信息数据库。同时,加强对重点农村消费品的执法打假。以小家电、日用化工、五金电料等产品为重点,突出春耕、夏收等农时时段,加强生产源头治理整顿,坚决取缔无证生产,严肃查处无证制售强制性认证产品等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