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社区开办缝纫班

09.04.2016  10:47

  

  6日,在平顶山社区缝纫班,学员卡斯穆江·玉素甫和学员贺荣正在交流对折窝边缝的技巧。

  (记者梁淑芳)针对平顶山社区少数民族妇女开办的社区缝纫班,迎来了第三批11名学员,其中有名特殊学员――一名男学员。
      4月6日是培训班开课的第6天。当日一开课,老师帕提古丽·克里木用流利的汉语向大家问好。
        她说,之前都是用维吾尔语授课,如今来了新学员,就变成“双语”授课,让每个学员都更快地掌握缝纫要领。
      男学员卡斯穆江·玉素甫今年40岁,家住英巴克一巷。这次,他不仅自己报名参加缝纫班,还替老婆和女儿报了名。
        他说,自己在喀什时做过服装生意,一直想学习服装剪裁,现在家门口就有免费的培训班,自然要报名。
      同桌贺荣打趣说:“老卡的目标是一个月出师,一年后开店。
        “只要认真学,愿望总会实现的。”后排的杨晓琴附和着。
      一下,教室里热闹起来,传来阵阵笑声。
        培训班300多平方米的车间里,一共有32台缝纫机。帕提古丽·克里木不仅给新学员教授剪裁,还增加了服装设计课程。
      贺荣家住南昌南路,她每天坐半小时公交车来学习缝纫。贺荣说,在这里大家像一家人一样,上课时,不懂都会相互切磋;下课了,自己教同学汉语,同学教她维吾尔语。
        “有了手艺,就等于有了饭碗。”卡斯穆江·玉素甫说,女儿古丽拜合热木·卡斯穆江上手比自己快,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一个月之内要出活儿,拿工资。”古丽拜合热木·卡斯穆江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该缝纫班前两批已经培训了70名学员,“已经找到工作或自己开店的有21人,就业率还不错。”帕提古丽·克里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