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从“千金小姐”,绣出非遗传承

31.12.2015  14:04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在人杰地灵的富春大地上,也有属于自己的“富阳刺绣”。仅仅是用简单的针、线、布,通过黑、白、红、蓝等土布和彩色丝线,配以不同明暗的颜色图块。绣出一幅幅针线绵密,色彩鲜艳,组合巧妙,令人赏心悦目的刺绣图。近日,笔者走访了位于富阳新登镇长兰金家村富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富阳刺绣”的代表性传承人王秋波老人。

9岁“师从”徽派刺绣能人

王秋波老人今年75岁,富阳区新登镇长兰金家村人。“小时候我的家境贫困,8岁就丧父,是母亲一个人拉扯着我和弟弟长大。由于家境困难,我只读了四年书,放学回家还要帮衬母亲给村里人做鞋子贴补家用。”王秋波说。

王秋波出生在安徽,8岁随父母到淳安,1962年从淳安移民到富阳胥口镇。她说:“我妈妈做鞋子的手艺一直是村里最好的,所以村里人逢年过节要做新鞋子总会拿到我家来做,从8岁起,我和妈妈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她给大人的鞋子纳底,我就给小孩子的鞋子纳底。那年月不像现在物资丰裕,做鞋子的鞋面往往只有黑、白两色的布料。想要买点花布做鞋面也是奢侈的。

王秋波看到鞋子的颜色单调,就去请教一些年长的手艺人。对她帮助最大的事她一位远房堂奶奶——黄有华,她以前是当地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老底子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做一手好的女工是必修课,这位黄有华奶奶从小就请师傅专门教她学习过徽派刺绣。”王秋波9岁时,常常到堂奶奶家看她做刺绣。

这堂奶奶告诉她,可以用牙粉在黑、蓝鞋面上描出花样,用彩线绣出图案。“我听了堂奶奶的指点,把从年画上、被面上看到的各种花样描到鞋子上绣出来。没想到这样做出来的鞋子村里人都喜欢。还直夸我心灵手巧。后来,村里人还把小孩子的肚兜,围脖、扇托都拿来让我绣花。”王秋波告诉笔者。

王秋波表示,自己觉得绣花是一种享受,自小爱上了,这一辈子就没停下来过。

用眼睛“”出来的文化遗产

由于热爱刺绣这门手艺,王秋波在农活忙碌之余就自己下心思琢磨。16岁开始,她为了练手,免费给远近村邻绣枕套,每对枕套是在她干活回家或是早起抽空绣出来的。“村邻都说我人好,绣花也绣得好,其实我喜欢绣花,只是自己家买不起布料和线,就觉得给村邻们绣枕套也是一种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可惜那个时候还没有太多素材可以参考,也没有专业老师可以请教,否则我肯定会绣得更好。”回想往事,王秋波不无感慨。

19岁那年,王秋波终于攒了点钱给自己买了布料和线,绣了一对枕套想在自己出嫁时用。后来,村里来了一个外村人,他要用玉米换这对枕套,拿回去给自己女儿出嫁当嫁妆。考虑到家里缺口粮,王秋波的母亲就同意了。但倔强的王秋波最终还是从外村人那里把这对枕套拿了回来,做了自己的嫁妆,现在它就收藏在富阳文化馆里。

王秋波老人的女儿金瑶环对笔者说:“我妈妈真是有天赋,她从来没有学过画画,却能想出各种花样,她对刺绣的热爱让我们很佩服,这两年,她先后去过三趟苏州参观苏绣,每一次回来都会拉着我们几个儿女说个没完。

别看小小的绣花,其实这是极其耗神、耗眼力的手艺。王秋波告诉笔者,小时候因为手指太细,带不上顶针,每一次手指都被针扎得鲜血直流。“扎手这些都是小事。”由于白天要干农活,刺绣只能是晚上在松油灯下进行的“副业”,如果长期做刺绣,三四十岁眼睛可能就看不清了,所以刺绣也被称为“青春饭”。王秋波老人今年已经75岁了,她十几年前就不能绣花了。

呼吁:不要让富阳刺绣“”了香火

自1963年嫁到长兰,村里很多妇女就会跟王秋波学习刺绣。“我们村里会刺绣的妇女大都是当年我教会的,只是现在年轻的一代不喜欢做这个活计,一是因为刺绣实在是太费事耗神,二是因为如今什么都可以在市场买到,就不想去费这个事自己去绣花了。”王秋波说。

刺绣看着很轻巧,就是一块布和一根针,但是要做起来就不容易了。王秋波的绣品被村里人公认是绣得最好的,阵脚又细又密,而且阵脚不会堆起来,也不会撞起来。她所绣描的图案,或福寿双全、或蜂蝶游鱼、或花鸟草虫,花色多样,简洁明快。比如在“喜鹊报春”的枕套时,两只喜鹊一高一低盘旋在老梅树间,梅树下一簇牡丹更是喜气热闹。艺术的夸张又不失民间生活的淳朴,使刺绣作品极富装饰意味和艺术美感。

王秋波介绍,她的刺绣主要以绣花、挑绣为主,用的都是丝线。比如绣荷叶,荷叶边的轮廓要让其看着有卷起来的效果,针线就要从下往上挑针,一阵一阵绣花的同时也在磨练眼睛对色彩搭配的敏感度。所以所绣成套各式花鞋面、扇托、枕套等,做工精细,色彩运用对比强烈,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2012年,富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人员走访到王秋波,并希望她申报富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经过前期的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2013年12月,王秋波被评为富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阳刺绣”代表性传承人。

目前,长兰金家村学刺绣的人不多,年轻人大都不愿意传承这门手艺,王秋波念叨:“我也时常跟老头子说,我的手艺要失传了,该怎么办。”不过王秋波表示,只要有人愿意学,她肯定愿意教。“虽然我现在眼睛不好使了,但是教刺绣是没问题的,很希望相关部门能多组织一些关于刺绣的活动,讲座,把我这门手艺教会给年轻人,别让这门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手艺断了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