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敏县吾宗布拉克牧场库尔吐的农牧民笑了
村民在刺绣合作社工作。
这两年,额敏县吾宗布拉克牧场库尔吐定居点在额敏县文广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新鲜事儿一桩接一桩。
村里建起合作社
库尔吐定居点有118户1040人,贫困人口占多半。额敏县文广局驻吾宗布拉克牧场库尔吐定居点“访惠聚”工作队经过多方摸排,发现牧区妇女掌握刺绣、羊毛毡加工技艺,决定建立手工刺绣合作社,帮助牧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有了明确的思路,首先要“洗”清“等靠要”观念。为此,工作队队长杰恩斯汗·吾拉孜毛拉组织牧民萨娅·木拉提汗等百名妇女参观额敏县库鲁斯台手工刺绣有限责任公司手工刺绣和民俗工艺品,接着开办手工刺绣培训班,聘请木垒县老师授课,并选派3名妇女赴苏州进行一月苏绣培训,提升她们的就业从业意识。
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看好了市场,哈萨克族妇女萨娅·木拉提汗借助村委会阵地创办的“奥哈特”民族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通过工作队争取的25台刺绣缝纫机投入使用后,41名社员于8月31日完成了河南客商1.4万元的手工花毡订单,目前又接到1.1万元手工刺绣订单,使合作社妇女们不出定居点赚到了“第一桶金”。
37岁的哈萨克族妇女别克扎提·木拉提汗就是其中的受益者,2007年搬到库尔吐定居点,由于没有挣钱的门路,又搬回牧区和丈夫一起放牧,今年4月加入合作社进行刺绣培训,凭借自己的勤劳巧手,现在每天挣到150元。“生活有了保障,我再也不回山里生活了。”别克扎提·木拉提汗说。
打造庭院“淘金地”
为帮助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工作队结合哈萨克族有着娴熟的传统养殖经验,实施庭院式家禽养殖,为60户农牧民每户免费发放了330只绿壳蛋鸡,让农牧民坐在家里也收入。
60岁的哈萨克族牧民古丽扎达·玛米说:“我养殖技术不好,生病死了40只鸡,剩下的290只绿壳蛋鸡,卖了2万多元,比打工强多了。”看到养鸡挺挣钱,古丽扎达·玛米后来又养鸭鹅、奶牛,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今年50岁的哈萨克族牧民赛力克·托汗,被列入贷款黑名单,工作队担保贷款2万元,在家开起家庭食堂、商店,专门卖风干肉、马牛驼奶等民族特色,一年挣到5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目前有3家开起了“农家乐。”
37岁的哈萨克族妇女巴格达尔古丽·肯吉和丈夫叶尔兰·拜特力汗利用闲置的暖圈,开起了羊毛加工坊,工作队协调银行为她申请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7月21日帮助成立了“娜热阿力”民族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并联系木垒县阿曼江民族工艺品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和裕民县哈拉赛传统手工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120余万元加工合同。
“现在一天平均生产6条(每条2×3.5米)羊毛毡,一条羊毛毡卖到了220元,还引来牧区11名牧民迁回就业,让他们每月在家门口挣到2000元的工资。”“娜热阿力”民族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社长叶尔兰·巴依特力汗欣慰谈到:“明年100万元的机械厂房在家建成后,将解决50名牧民就业。”
排忧解难有“亲戚”
“让群众信任你,最终要看你办了多少实事。”额敏县文广局驻吾宗布拉克牧场库尔吐定居点“访惠聚”工作队五名队员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牧民吐尔逊别克·马木提无钱治病,工作队募捐了6万元;山都哈什·叶尔森等4名脑瘫孩子驻院,工作队申请民政部门救助了3.9万元;古丽孜勒·马朱突发心脏病,工作队送到医院,并到民政局为其申请了2000元;在地区二中上学的特列克·叶尔扎提等3名学生家庭困难,工作队联系社会团体解决了4050元;加尔达汗·尼亚什等18名牧民想上驾校无钱,工作队联系宏鑫驾校,帮助减免了部分学费;特困户朱马什等家庭无钱买煤,工作队争取2万元冬季燃煤补助,为每户发放1吨燃煤,帮助他们过冬。面对记者的采访,感触颇深的哈萨克族牧民沙吾列特汗·托合塔森竖起大拇指列举了好多。
“还有呢!”在一旁的库尔吐定居点党支部书记哈德力·说汗给记者扳着手指算了起来,为帮助孩子学习音乐,有着丰富乐理知识的工作队队长杰恩斯汗·吾拉孜毛拉从家里搬来了电子琴、手风琴、吉他等音乐器材,并购买了辅导书,办起了“音乐启蒙课堂”辅导班;为确保牲畜安全越冬,工作队协调县畜牧局为86户困难牧民发放320包草料、5.5吨玉米;定居点原来没有渠道,工作队争取50万惠民项目,建设了输水管道及配套设施。为改善村容村貌,工作队协调场部改造了11个防风垃圾箱,就地推选了玉苏甫等4位责任心强的牧民担任保洁员,使定居点环境卫生焕然一新。为丰富牧民精神文化生活,工作队除协调文化馆给牧民放电影,先后举办2次融情结对文艺联欢活动,还通过派出单位的“户户通”项目,为牧民免费发放了181套“户户通”设备,实现了定居点广播电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