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第二批“访惠聚”工作组进住社区见闻

03.03.2015  14:25

   3月1日,天气晴朗。当天,乌鲁木齐市第二批“访惠聚”活动986个工作组、5675名干部全部进点到位。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中亚南路街道南彩门社区办公楼门前, 热烈的掌声不时响起。一面印有“乌鲁木齐市质监局‘访惠聚’工作组”字样的红色旗帜在两批工作组组长手中完成交接,“完成了一年的工作,也和社区一起做了一些实事。第二批工作组更要有新目标,新气象,要和社区绑在一块, 跟群众打成一片, 就能把工作做好!”红旗下,乌鲁木齐市质监局副局长李展航的话掷地有声。

   随着这面旗帜一起交接的,还有第一批工作组留下的入户民情日记、帮扶困难群众的相关资料。

   知道工作组成员库尔班·巴海要走了,55岁的社区居民卡德尔·艾买提一大早就赶来了,“ 家里有啥事都找他帮忙,娃娃初中毕业没事干,还是他帮忙找到一家技校,对我们真是好!”卡德尔是社区的困难户,也是工作组的重点帮扶对象,库尔班要走了,但卡德尔的依靠没走,第二批工作组成员李俊旻握住了他的手,三个人手牵手,在镜头前留下了真挚的笑容。

   简短的交接仪式结束了,送走了老战友,第二批工作组组员和社区干部开始座谈。社区居民有哪些新期望?有哪些困难需要工作组协助解决?有哪些工作要接棒?在社区会议室里,这些都是大家讨论的重点,工作组成员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

   11时30分, 工作安排结束,第二批工作组28个组员分布到全社区 ,开始对58户困难群众入户走访,了解情况。李俊旻的第一次入户开始了,帮扶对象卡德尔就是他的第一个入户对象。走在南彩门社区马家庄七巷的巷道里,李俊旻像老熟人一样,介绍起了社区的基本情况。

   “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多就是这个社区的特点,出租房屋3331户、流动人口7000余人,而常住人口只有151户、1800余人……”虽然真正接触社区工作还不到半天时间,但他对社区的基本情况如数家珍,“第一批工作组组员不仅向我们介绍了社区的基本情况,还有很多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对于我们快速掌握情况、熟悉环境有很大的帮助,我的一本笔记本都快用完了呢!

   岗前培训,是乌鲁木齐市开展好“访惠聚”活动的重要一环。政策培训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2天、集中观看有关政策法规视频讲座不少于5天、第一批住社区(村)工作组组长或成员,社区(村)支部书记通过座谈交流、报告会等形式交流经验做法时间不少于1天……这些硬性规定正是李俊旻和同事开展工作的锦囊。

   出租屋里,李俊旻和卡德尔并肩坐在床沿上拉起了家常。“ 烧煤花钱多不多?”卡德尔笑着说:“不多,一年差不多500多元钱,就是现在孩子上学开销大,我就靠打零工,有时候也挣不上钱。

   听了卡德尔的话,李俊旻说:“还是得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样收入才有保障。”出门时,李俊旻从怀里掏出笔,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有事就给我打电话,现在库尔班走了,还有我呢!

   返回的路上,谈起对“访惠聚”活动的一些认识和想法,李俊旻说,正是第一批工作组作出的成绩给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更让工作组之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自来水管老化,天然气还没有接通到每家每户,基础设施老化也是问题,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李俊旻语气里充满信心。    (赵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