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抗癌之家成立十年专于“心”
抗癌之家成立十年专于“心”
志愿者长期免费开导癌症患者
亚心网讯(记者李莎莎)黄的、红的、绿的,她们穿着华丽的裙装在舞台间穿梭。近日,8位来自乌鲁木齐市红十字会新疆肿瘤医院抗癌之家的志愿者们在长江路附近一家养老机构进行演出,为上百名老人送去了欢乐。
当天上午11点,抗癌之家舞蹈队王队长带领7名志愿者参加了一场敬老活动。王队长和志愿者们都是癌症患者,但他们却一直用坚强的毅力和病魔做斗争。
抗癌之家成立于2004年,是由乌鲁木齐市红十字会抗癌专业委员会和新疆肿瘤医院联合成立的,旨在通过以癌症患者的文艺汇演、经验交流、精神慰藉等形式,对其进行长期免费跟踪服务。
目前,抗癌之家的QQ群内共有428人,其中抗癌志愿者40余人,他们全为癌症患者,群内年龄最小的35岁,最大的76岁。患者们自发组建了心理辅导队、舞蹈队和歌唱队三个志愿者队伍,向患者传递抗癌知识,表演节目,甚至为他们送终。
抗癌之家的负责人王述海今年59岁,在八年前查出患上了左肾癌,拿到化验单听到医生的诊断时,王述海的整个世界都崩溃了,“我像被人闷头打了一拳,手里的那张通知单看起来就像是死亡通知书。”
抗癌之家原负责人连桂芳得知王述海的情况后,定期上门为他做开导工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激励他,很快王述海树立了战胜病魔的信心。“现在我的病情控制得很好,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惟一的不同就是我更加热衷于帮助其他癌症患者走出阴霾。”王述海说。
一名来自阿勒泰的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上癌症后,坚决要求出院回家,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患者的家属发现这一情况后咨询了医生,医生帮忙联系了抗癌之家的志愿者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几次接触后,这名患者对待病情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心态也变得乐观。
“这样的患者我们不知道接触了多少,我们都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鼓舞对方,大家都是同病相怜的人,很容易产生共鸣。”2009年,连桂芳去世后,王述海成了抗癌之家的负责人。
在抗癌之家里,一名志愿者大概需要开导十几名癌症患者,他们会定期与对口的患者进行沟通,在不同的季节里告知他们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定期询问他们的病情。
据了解,所有抗癌志愿者都会定期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授课,这也使他们的团队变得更加专业。
抗癌之家的志愿者们在演出前进行彩排,她们都身患癌症,却言传身教开导其他癌症患者。图/由抗癌之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