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娃子与新疆“老爹”的父子情
范德树和“老爹”热合曼·玉山音在聊天
文/都市消费晨报记者张冬梅 图/都市消费晨报记者喻义昌
10月27日10点半,库尔勒市普惠农场二队棉农范德树一家来到“老爹”热合曼·玉山音家聚餐吃午饭。一进院子,范德树的妻子张群英就到厨房打下手,范德树则随手捡起了几片落叶,放到了垃圾桶里。
这一天,热合曼的结对亲戚黄松池也来了,一家人聚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
川娃子新疆谋生
范德树和热合曼一家的缘份始于27年前。1991年,19岁的范德树离开四川南充老家,背着一床被子来到新疆谋生。
“家里太穷了,姊妹多,父母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我只好出来谋生。”范德树说,到新疆后,他跟着建筑队到了库尔勒市普惠农场,正赶上热合曼盖房子。
当时,39岁的热合曼在普惠农场农机站工作,下班后就在自家工地帮忙。“小伙子干活不耍滑,为人也热情。”提起范德树,热合曼说,他很喜欢范德树,对他照顾有加。
范德树与热合曼无话不谈。范德树烦恼自己没有手艺和资本,在新疆举目无亲,房子盖完他就打算回四川了。两个月后,热合曼家的房子完工,范德树婉拒了热合曼的挽留,带着500元工资回了家。
此后,热合曼常因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地里的活,家人让他雇个工人帮忙,热合曼一下子就想到了吃苦耐劳的范德树。“我想让他过来,帮着他发展。”热合曼说。
1992年开春,热合曼给范德树写信,问他是否愿意再来新疆,如若来,承诺帮他过上好日子。范德树动心了,想到热合曼的好,他离开家乡投奔了热合曼。
结下“父子”情缘
1992年开春,范德树来到热合曼家。热合曼把家里的28亩棉花地交给他。“地先种着,我不会要你一分钱的。”热合曼说。
“当时我没有管理地的经验和经济基础,老爹给了我2000元钱,把他家吃的、用的带给我,还联系相关部门解决我的用水用电问题。”范德树说。
有一年冬天,范德树在地里浇水,晚上11点多又冷又饿,他回到热合曼家,已睡下的热合曼立即起床给他做饭、烧洗脚水。
范德树说,那时他心里早已视热合曼为父亲,后来干脆认了热合曼为干爹。“老爹待我如亲儿子。我亲生父亲知道这一切后,跟我说,儿子你要好好对热合曼,他对你的好,是我这个亲生父亲都做不到的。”范德树说,他感恩热合曼对他的好,这一辈子都要待之如父。
说着话,范德树流泪了。
2010年,热合曼的腿摔骨折了,范德树全天在医院照顾他。2015年,范德树经济困难,干活时砸断了左手小拇指,没钱做手术。热合曼立即带着5000元钱赶往医院。热合曼的大儿子热音·热合曼说,他们兄妹4人都在外面工作,以前自己是老大,但现在,他指着范德树说:“他是老大,我是老二。前年我爸病了,我大哥知道后立即把爸爸送到医院照顾了3天3夜,都没告诉我们兄妹4个,后来我们才知道的。”亲如一家人
“家里的葡萄枝是不是该埋了?我明天过去埋了。”“你吃饭了没有?家里还有饭呢……”热合曼的结对亲戚黄松池说,到热合曼家时,常能看到他和范德树通电话,他们通话就像家人一样随意。
黄松池说,2016年,他第一次见到热合曼时,热合曼就说自己有个干儿子。
“老爹的4个孩子都在上班,我种地时间自由,老爹有事喜欢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我随时都可以过来。”范德树说。
这些年,在热合曼的帮扶下,范德树挣了钱,有了自己的地,还娶了媳妇。范德树经常带媳妇张群英回热合曼家。
“1995年,我们结婚后,他就告诉我说,热合曼家是他的家,以后也是我的家。”张群英说。
每年春节,两家人约定老少28口人欢聚吃团圆饭,且每月轮流在各家聚餐。
尽管范德树说话有川音,但热合曼一家都能听懂,“在他的影响下,我们也能说几句四川话了。”热音·热合曼说。
生活富裕想回报
范德树在新疆站稳了脚跟,回老家把父亲接过来小住。当范德树的父亲得知热合曼帮扶儿子的经过后,感动地拉着热合曼的手声泪俱下。范德树说,他父亲长热合曼几岁,两人现在成了兄弟。
每年热合曼过生日,范德树再忙也要带着蛋糕与妻儿一起给老爹拜寿。闲暇时间,他会带着热合曼夫妇四处走走看看。“我能过上富足的生活离不开老爹的帮助,我现在有能力了,该回报老爹了。”范德树说,他不光回报热合曼,对热合曼的4个子女也是有求必应。
“我来新疆时身无分文,老爹的孩子对我也很好,我们处得亲如兄弟姊妹。现在,我的孩子和老爹的孙子们相处得也很亲密。老爹对我的好,影响到我们老少3代28口人。”范德树笑着说,他过两年在成都买房,想接老爹去养老,回报他的帮扶之恩。
“孩子,老爹不要求你回报。”热合曼拍着范德树的肩膀说。
库尔勒市普惠农场书记胡建军告诉记者,在普惠农场,范德树与热合曼·玉山音27年来“不是亲人胜亲人”的父子情早已传为佳话,成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