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普湖的“农民好声音”
“现在我们《岳普湖农民好声音》正式开始。我先为大家唱一首歌来助助兴,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2015年的第一天,岳普湖县岳普湖乡提埂村500多名农民参加了“岳普湖农民好声音”活动,人们挥舞着手中“金手指”,音乐声、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发起这场活动的是岳普湖县岳普湖乡文化站站长木孜热甫·艾买尔。
参赛选手胸前挂着“金手指”号牌,从一扇门中走出,站或坐在舞台中央,声情并茂地唱了起来。他们都是农民,用歌声抒发着对生活的热爱。今年73岁的农民歌手达吾提·毛拉是年龄最大的选手,虽然他最近身体不好刚刚出院,但还是参加了比赛,一曲民歌《阿依合尼木》,博得了现场评委和观众的好评,获得了第二名。他感慨地说:“木孜热甫就是我们的百灵鸟,只要他组织的活动,就没有冷场。”
“举办这样的活动是为了减少农民的劳累,增加他们的幸福感,”木孜热甫说,现在,基层群众需要一种别开生面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文化的新鲜血液注入,激活乡村的正能量,举办“岳普湖农民好声音”也顺应了农民朋友的强烈热情和要求。
木孜热甫身高1.7米,留着一撮很艺术的小胡子。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木孜热甫,母亲是一名音乐教师,父亲是厨师兼音乐发烧友。从小学到上大学,甚至参加工作,哪里有文体活动,哪里就是他的最爱。
“记得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全县组织了一个大型文体活动,我得了第一名,奖励了一台收音机,这对我来说是个莫大的鼓励。那时,我在教室里把课桌当架子鼓拍着唱歌。”木孜热甫笑着说。
高中二年级,木孜热甫在学校成立了一个乐队,创作了歌曲《母亲》和《知识》,在县上各类大型文艺活动表演,经常得大奖,成为同学眼里的“小明星”。在上大学时,他在一次老乡聚会现场唱了一首歌,被学校的乐队队长看上,邀请他加入乐队参加各类大型活动的演出。从此,他有了自己的个人收入,大学期间的全部费用都由自己承担,减轻了家庭负担。
2003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木孜热甫遇到了心上人,他几乎每天都和朋友到女友家门口去唱歌,用优美动听的旋律打动女友的芳心,“如果女友不出来,我们会用石头砸她家的窗户或门,有时被她爸爸追了出来。”他露出调皮灿烂的笑容。一天,他带着女友到正在建设中的达瓦昆景区游玩,沙水相连的独特景色激发他的创作灵感,他创作了参加工作后的第一首歌曲《达瓦昆湖》,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广为流传。
在基层工作中,他经常与群众接触,乡村的安静与朴实给了他很多创作灵感,至今他已创作了近百首歌曲、小品、歌舞剧。
“严霜单打独根苗(维文寓意:离群者被熊吃),分裂破坏万人唾(维文寓意:分裂者被狼吃)。万众一心山河移,这是千真万确之真理……”2013年,木孜热甫创作的《情长谊深心连心》的歌曲在岳普湖家喻户晓。近年来,随着各类暴恐活动的频繁发生,木孜热甫内心的正义感被激发。各族同胞互帮互爱的故事感人至深,他就开始捉摸创作一些维护社会稳定,传播正能量的歌曲,引导广大群众认清暴恐分子、极端势力的嘴脸和真相。
自2014年7月起,木孜热甫就组织岳普湖乡各村的文艺爱好者,开展农民唱红歌、舞蹈比赛活动。木孜热甫喜欢学习,他从“中国好声音”等节目中获得了灵感。他决定组织“农民好声音”舞台,为农民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平台,激起他们心中更多的正能量和美好情感。
“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我觉得用文化来影响80、90后的年轻人,转变农民朋友的观念是最重要的。”木孜热甫激动地说。
木孜热甫在创作中有了更多的想法,要把岳普湖农民的原创歌曲,编成歌舞并制作成示范碟,分发到全县农村各地,并组织大家到各个乡村开展巡回演出。他想让岳普湖农民、社区居民今后能唱岳普湖人自己的歌,跳岳普湖人自己的舞。(任丽瑛 古丽加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