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职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启用
21.06.2016 19:28
本文来源: 文化网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设计建造了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发展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展示和教育中心,它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和推广活动,包括举办展览、讲座、研讨会、传承人示范和大师工作室等,提升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重视。
据悉,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发展基地是依托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图书馆一到四楼的建筑格局,以“文化济宁”为主线,分水之韵、儒之源、匠之魂、墨之香四个版块,全面展示了儒家文化、运河文化、鲁班工匠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集非遗展示、文化传承、教育教学于一体,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非遗保护传承、学生品德塑造三者相辅相成。目前,内画、圣绣、绣球、绘画、剪纸、泥塑、面塑、草编、芦苇画雕刻等技艺大师已陆续进驻该院,将对大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传授非遗技艺。
近年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把握立德树人一条主线,将底蕴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大力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师生头脑”工程。成立传统文化教研室,配备专业教师队伍,编写了6本传统文化教材,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把儒学成绩作为学分,培养学生优雅的气质、良好的修养、丰厚的内涵。同时,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编写了9本专业文化教材,让学生不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形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将济宁技艺大师请进校园,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植入”,可以拉近学生与文化遗产的距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心里落地生根,也让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有青春的朝气与活力。
本文来源: 文化网
21.06.2016 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