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政”推动粮价从“政策市”迈向“市场市”
2018年3月21日,兵团第十师北屯市工业园区内的新疆海川麦客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在生产线上忙碌(资料片)。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如何推进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迈进,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国家层面上,继2014年取消临储大豆和棉花托市收购政策,2015年取消油菜籽临储收购政策,2016年取消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实行市场化收储政策改革之后,国务院于2017年出台了关于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的意见。
为认真落实中央精神,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18年3月印发了《自治区小麦收储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方案》突出市场化导向,坚持优质优价、优质优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维护好广大种粮农民利益,推动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立市场化粮价形成机制
谈起这次改革的目标,自治区粮食局总经济师刘学明说,这次改革停止执行现行小麦收购环节0.30元/公斤的财政直补,将“政府定价、敞开收购、敞开直补、顺价销售”的政策性收储调整为“政府引导、市场定价、多元主体收购、生产者补贴、优质优价、优质优补、托市收购”的小麦市场化购销制度。
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市场化小麦价格形成机制,是这次改革的核心问题。这次改革取消原来政府定价机制,改变原来的以全疆107家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中储粮各直属库为主的政策性单一收购格局,引入多元收购主体,形成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中储粮新疆直属库以及各种所有制加工企业相互竞争的市场化收购格局。这样就把小麦生产者和需求者放在了一个市场化的环境中进行市场交易,小麦的价格就会在供求关系的变动下形成上下波动。
“由于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具有天然的缺陷,这就需要政府的‘有形的手’对市场进行调节。”刘学明说,“为确保粮食安全,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年度小麦种植指导性计划,这个计划与市场消费需求和国家临储小麦‘去库存’任务挂钩,每年实行动态调整,保证市场消费需求推动紧平衡目标的实现,这是确保自治区小麦收储制度改革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
当市场上小麦供不应求、小麦价格过高时,就会导致拌面、面条、馒头等价格上涨,影响居民消费,这时政府就会抛售国有粮食企业储存的各类储备小麦,起到平抑市场价格的作用。“目前,全疆国有粮食企业储存够新疆人民吃一年的,足够保证新疆粮食安全,平抑粮价。”刘学明说。
当市场上小麦供大于求时,粮价就会下降,就会损害到粮农的利益,挫伤粮农下一年种粮积极性,这时政府就要通过托市收购稳住市场粮价起到兜底作用。“按照《自治区小麦收购应急预案》确定的托市收购价格,实行托市收购,解决价格大幅下跌、无人收粮、农民‘卖粮难’问题,防止出现‘谷贱伤农’。”刘学明说。
这次市场化改革是否会导致粮农种植小麦综合效益降低,从而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这是衡量这次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准。这次改革停止执行小麦收购环节直接补贴,明确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自治区指导计划内种植小麦耕地的地力保护补贴标准,2018年冬小麦每亩增加补贴30元,春小麦每亩增加补贴15元。“这个地力补贴,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农民种粮比较收益低于其他作物时,政府会提高耕地地力补贴标准,保证农民种粮收益。”
2017年6月6日,大型联合收割机在沙雅县塔里木乡拜什托格拉克村麦田里收割小麦(资料片)。
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2003年起,国家开始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考虑到新疆远离内地市场,为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粮食生产,自治区从2004年开始实行“政府定价、敞开收购、敞开直补、顺价销售”的小麦收购政策。在当时背景下,这一政策为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粮食市场形势的变化,现行政策市场收购主体单一,粮食产业各环节连接不紧密,阻断了粮食“产、购、储、加、销”的产业链条。这种模式下,粮食收购不分品种,粮食储存不分品种、不分等级,优质优价无法体现。
“小麦收购不分品种,不能体现优质优价,农民就没有改种新品种的积极性,研究机构也没有研发新品种的积极性,这就限制了小麦品种的改良。河南每3-4年更换一次品种,而新疆的小麦主栽品种已经10多年没有更新了。”刘学明说,“小麦混合储存,销售时,各种小麦混到一起一个价卖,优质小麦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后续小麦加工企业也不能对原料进行精细加工,影响了产品的精细化和质量提升。这种模式下,小麦生产、加工的一二三产业链是断裂的。”
小麦收储市场化改革,通过“优质优价”和“优质优补”,有利于促进小麦质量的提升。“在市场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优质小麦可以卖出好价钱,另外,我们的地力补贴也是向优势产区倾斜,这就能引导农民不断选择种植优良小麦品种。”刘学明说。通过小麦购销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潜能,支持多元主体入市收购,体现市场竞争,健全完善优质优价的市场流通机制,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调减过剩粮食品种种植面积,扩大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粮食种植,推动实现全疆粮食供需紧平衡目标,引导小麦价格回升至合理空间,促进农民增收,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实行市场化改革以后,有利于加快粮食产业的发展。小麦加工企业可以直接入市从农民手中购买小麦,还可以通过订单方式引导农民种植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小麦。这样小麦一二三产的产业链就打通了,市场需要什么小麦,农民就种什么小麦,有利于提高整个小麦产业链的效益。
新疆仓麦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宏友说:“从今年开始,我们将直接从农民手上购买小麦。将来,我们还要发展订单农业,让农民按照我们的质量标准体系生产我们需要的小麦品种。这样产品质量会提升,企业的效益也会得到提升。”
市场化改革还可以减轻财政负担,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原来政府定价,市场收购企业盯着政府定的收购价格,粮食加工企业盯着政府的拍卖价格,形成了‘政策市’,价格不能反映市场真正的供需状况,这次改革以后,有利于促进粮食产业快速发展。”刘学明说。
确保改革政策落实到位
为了保证这次改革落到实处,自治区成立了推进小麦收储制度改革工作小组,负责小麦收储制度改革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分析研判和政策研究,开展督导检查。自治区还把小麦收储制度改革工作纳入了各地(州、市)粮食安全专员(州、市长)责任制考核内容。
改革中,“有钱收粮”是关键环节。《方案》明确,这次改革将充分发挥农发行保障粮食收购贷款供应主渠道作用,积极支持农发行新疆分行做强粮油贷款主业,发挥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力军作用,防止因收购资金不到位出现大面积“卖粮难”和“打白条”的问题。这次改革提出建立自治区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融资担保机制。信用保证基金由政府、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作为引导性补偿资金进行专户管理,专项用于防范和缓释银行对缴纳信用保证金企业发放贷款所形成的信贷风险。
这次改革鼓励建立粮食收购多元化融资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粮食收购贷款服务,开展粮食收购贷款融资担保业务;积极引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粮食收购企业厂房、土地抵押和存单、订单、仓单、应收账款等融资业务。
此外,这次改革还实行收购贷款利息补贴制度。“为了鼓励订单农业发展,对国有粮食企业和规模加工企业与农民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小麦种植订单合同,并按照合同履行收购义务的,对收购贷款利息给予补贴。”刘学明说。
为了防止出现坑农害农现象,自治区将加强小麦收储制度改革政策执行监督检查。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定期开展督查工作,通报各地、各部门政策落实和执行情况。自治区及各地(州、市)和县(市)公布了监督电话,一并在当地主要媒体及乡镇村组和粮食收购现场公布,积极开展政策咨询,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有关问题。(王永飞 陈洋 王玉堂)
(责编:杨睿、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