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寮嵌瓷推陈出新 传承人制作“九龙吐珠”
许少鹏正在制作中的“九龙吐珠”嵌瓷作品。本报记者 陈冬琪 摄
大寮嵌瓷,作为潮南区唯一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精湛的工艺,多样化的创作题材和手法,以及鲜明生动的表现形式享誉海内外。近日,省级工艺大师、大寮嵌瓷第四代传承人许少鹏对传统的嵌瓷制作进行创新,以我国传统九龙壁为题材,通过立体三维的表现形式,围绕大寮村嵌瓷工艺社前院围墙创作出新型的“九龙吐珠”嵌瓷作品。
据了解,传统的嵌瓷是通过剪取、敲制、镶嵌等工序形成半浮雕或立体圆雕效果,许少鹏告诉记者,虽然之前也制作过相关的立体作品,但像此次“九龙吐珠”这样大型题材的嵌瓷还是第一次尝试。“这个作品的难点在于长度达到了32米,为全立体的表现效果,相比于传统的半浮雕制作,工序上要繁杂了不少,最难的就是要根据设计图里的形状用钢筋折成模型,再浇灌水泥定型。”记者在制作现场看到,虽然“九龙吐珠”嵌瓷目前还只是半成品,但模型已经制作完成,隐约中能看出“九龙”以不同的姿态在空中飞舞嬉戏的场景。
不仅模型制作繁琐,镶嵌工序更为费劲。许少鹏表示,该作品90%靠的是手工制作,而镶嵌所需要的瓷片至少得20多种颜色3000多片,每片都要他们7个人用手粘接上去,工程量浩大,“我们从去年11月开始进行制作,全部完成得7到8个月的时间,作品最快也要到今年5、6月才能完成。”说到此次的创新,许少鹏表示,每门传统工艺都需要创新,或从创作题材突破,或从表现手法改变,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但在创新的同时一定要保证传承下来的工艺本质不被改变,只有这样传统的工艺才不会被埋没在时代发展的大潮里。”
另外,近日由市作协理事郑永槟主编的《大寮嵌瓷技艺》一书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大寮嵌瓷的历史题材、社会作用,嵌瓷技艺的传承、发展、创新以及作品内涵等方面介绍大寮嵌瓷,让读者从更深层次了解、领悟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