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自治区脱贫攻坚各项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突出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通过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新生态扶贫方式,切实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支持力度,推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使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实施生态工程建设 推进绿色脱贫攻坚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依托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草工程、退牧还草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等重点生态项目,开展生态工程建设,全疆尤其是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和增收取得了巨大成效。
2012年以来,全区共安排32个国家级贫困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补助资金97.02亿元,任务618.71万亩;草原围栏建设1616.12万亩,管护站建设17座,退化草原改良142.29万亩,人工饲草(料)地36.89万亩,棚圈补助2.72万户,毒害草治理54.96万亩,项目投资额8.16亿元;安排“三北”防护林建设补助资金9.67亿元,下达建设任务337.14万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21个,面积364.32万亩,总投资3.23亿元;安排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任务5.54万亩、2085万元;保护与恢复工程75个,总投资2.64亿元。
生态工程的实施不仅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还通过吸纳贫困户参与工程建设,增加贫困群众劳务性收入,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地区人口增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受益人口达25.79万户;退牧还草工程使草原生态总体趋势向好,农牧民草原保护意识得到增强;“三北”防护林工程覆盖南疆四地州农户13.74万户次;防沙治沙工程有效遏制了沙化土地的蔓延,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湿地保护恢复工程成效明显,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湿地生态环境趋于良好。
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是全区生态扶贫的缩影,该工程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乡村生态观光和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变为乡村振兴的产业优势,让土地上长出“金元宝”,让生态产业变成“摇钱树”。
位于阿克苏地区的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围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提质增效,持续开展生态扶贫工作。截至目前,柯柯牙工程面积达到120多万亩,其中荒漠绿化面积50多万亩,周边农区内建设面积70多万亩,建成了一道宽46公里、长57公里,集多种生态林、经济林于一体的“绿色长城”。
近年来,生态造林工程中,阿克苏地区85%的造林工程为经果林,实现了从最初单纯建设防风林,到“以林养林”保证生态效益,再到治理中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使亘古荒原、风沙之源变成了生态屏障、绿洲果园。
在南疆四地州,特色林果业是贫困农民增收脱贫的重要产业支撑。据统计,南疆四地州林果种植面积1378万亩、产量553.9万吨、总产值376.6亿元,分别占到全疆的74%、68%和71%。其中,2019年阿克苏地区林果总面积为440.8万亩,是1987年的13倍之多;果品产量达244.2万吨,是1987年的21倍之多;林果总产值达141.9亿元,农民林果人均年纯收入5015元,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31%。
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精准助推脱贫攻坚
2016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启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为生态护林员工程以来,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积极落实各项措施,32个国家级贫困县都聘用了生态护林员、草原管护员。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细则》,组建和管理生态护林员队伍,对贫困地区的森林、草原、湿地、沙化土地等生态资源进行日常管护。同时,组织生态护林员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林果技术等培训,组建林果技术服务队参与林果修枝整形、嫁接改良等,既助推南疆林果主产区林果业发展,又有效增加生态护林员收入,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有利于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
和田地区洛浦县纳瓦乡诺布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阿布来提·阿布拉,一家5口靠8亩地为生。2018年1月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报名参加生态护林员的考试、岗前业务培训,成为一名合格护林员后,1万元的护林员补助、2000元的林果管理劳务报酬不仅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还为他提供了学习林果管理技术的平台。自从当上生态护林员,掌握了林果管理技术的阿布来提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经过考察市场,他发现樱桃的经济效益非常好,也非常适合在洛浦县推广。于是他跟村委会与林业和草原部门谈了自己的想法,承包了新建扶贫项目40亩樱桃地,就这样阿布来提成了本村的“红人”。村民艾合买江家的核桃需要嫁接找他、吐送江家的核桃修剪找他、阿依古丽大姐家的樱桃病虫害防治找他……忙碌的工作让他找到了自我实现成功的价值。
林果产业助农增收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
“大美新疆、林果飘香”,新疆独特的气候条件为新疆赢得了“瓜果之乡”的美誉。2019年底,全区林果种植面积达到1856.1万亩(不含兵团),产量813.6万吨,产值528.1亿元。全区从事林果业的人口达到455万人。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按照自治区党委“一产上水平、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推动林果业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升级,切实发挥促进全区特别是南疆地区社会稳定、脱贫攻坚、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作用,使“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林果质量和产量提升。通过采取疏密、降冠、增加投入及加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商品果率由2017年的60%提高到目前的85%。果品产量逐年提升,预计2020年果品总产量达到900万吨,较2017年增加152万吨。
——农民科技意识和能力提升。2018年以来,全区累计举办各类林果技术培训4.09万场次,培训林果技术骨干和农民430.93万人次,培训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职业农民。林果主产区可用国家通用语言简单交流的果农比例由2017年的57.7%提高到目前的97.7%;林果栽培管理水平基本掌握率由2017年的50.9%提升到目前的86.9%。
——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增强。2018年以来,全区累计嫁接改造果树2102.1万株、疏密改造346.7万亩、整形修剪1.084亿亩次、疏花疏果252.6万亩次、沤制施用有机肥4337.8万立方米、石硫合剂防治5579.9万亩次、主要病虫害防治3704.1万亩次;累计投资6081万元,实施林果科技示范推广项目70项,编制林果栽培管理和生产技术标准33项。
——疆内收购疆外销售“两张网”建设增强。支持林果企业建设果品产地交易市场12个,形成了以和田、阿克苏、温宿、伽师、叶城、鄯善和若羌等林果主产县市为网点的林果收购网,经营服务设施总面积达179万平方米,辐射带动5个地(市)34个县市361个乡镇5030个村,疆内林果购销网络逐步完善。建成1.25万平方米的武汉、广州、西安分选仓储物流中心,在内地建立3421个销售网点,2019年完成林果购销150万吨,实现产品销售额70亿元以上。
——农民收入提升。经测算,目前主产区农民人均林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近30%,若羌、温宿等部分主产县市高达60%以上,南疆林果主产区农民人均林果纯收入已突破3000元。此外,全区各类林果企业和经营主体共吸纳13.9万名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人均月收入1500元。林果业已成为南疆覆盖范围最广、惠及人口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脱贫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幸福果”和“绿色银行”。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驻乌什县奥特贝希乡库木布隆村“访惠聚”工作队深入开展杏树提质增效工作。驻村工作队协同村“两委”,在认真汲取历年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村民狠抓林果业提质增效重点工作。库木布隆村林果技术服务队队员艾麦提·克热木笑着说:“工作队不但指导我们学到了果园管理技术,还帮我们科学防治病虫害,今年好收成有他们一份。”
据统计,库木布隆村现有杏子种植面积2800亩,是乌什县杏树种植面积最大的村之一。林果已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金果果”。
驻村帮扶持续发力 凝心聚力脱贫攻坚
“十三五”以来,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先后选派5名处级干部、1名科级干部到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任县委常委、副县长等职。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在阿克苏地区乌什县、阿克苏市,和田地区墨玉县,喀什地区伽师县、巴楚县,克州阿克陶县安排“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学前教育支教干部等共计829人次,其中厅级干部28人次、处级干部306人次。范围覆盖我区南疆深度贫困地区4个地州、6个县市、39个贫困村,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多措并举完成了全部脱贫攻坚任务。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专门成立6个脱贫攻坚帮助指导组深入38个村开展为期10天左右的帮助指导工作,确保扶贫工作扎实精准有效。组织机关干部,从2020年6月16日至7月21日,分六批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脱贫攻坚专题活动,通过入户走访方式,帮助工作队开展脱贫攻坚工作。2019年,在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访惠聚”驻村点,建立红枣、核桃、杏3个树种10个低产果园提质增效高标准示范园3000亩,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各地、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认可,形成了在全疆可复制、可推广、易实施的林果提质增效示范园建设模式。2020年,继续建设林果提质增效高标准示范园8000亩。积极协调推进乌什县沙棘产业发展,已完成沙棘种植2万亩,同时在乌什县建立沙棘研究中心,已育苗55万株。
多年来,驻村干部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坚持“六个精准”基本要求、落实“七个一批”扶贫措施,在全面摸清帮扶村贫困户底数基础上,针对每个贫困户制定精准脱贫措施,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包联帮扶机制,制定脱贫方案。积极帮助协调项目、资金,提升改造贫困村基础设施,帮助修建公路、改造电力设施和水利设施,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发挥行业优势,大力推进林果提质增效示范园建设,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进樱桃、树上干杏、水果桑、杏李、榛子等特色林果新品种,建立新品种园。通过示范引领,促进贫困村、贫困户林果种植结构调整。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负责人表示,今后该局将持续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充分发挥林草部门优势,利用各类生态保护工程,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工程,让全疆,尤其是南疆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享受到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持续红利,实现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信息来源:《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