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新貌丨定居牧民种大棚 种成高原“菜篮子”

25.05.2022  18:58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宋卫国 逯风暴

  “比祖热,莲花白70公斤;阿娜尔古力,黄瓜76公斤……”5月16日下午,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康苏镇大种植基地里,一辆小型面包车正在收购蔬菜,工作人员一边给蔬菜过秤,一边喊着各家蔬菜的品种及重量,旁边的工作人员一笔一笔记录下来。

乌恰县康苏镇设施农业基地(5月16日无人机拍摄)。记者 赵晶摄

  “比祖热,你家去年种蔬菜卖了多少钱啊?”过完秤后,康苏镇克孜勒苏村村民阿娜尔古力·沙提和比祖热·买买提居马聊了起来。

  “我家两个蔬菜大棚赚了3万多元。”比祖热看着大棚里绿油油的各种蔬菜,语调里都带着几分愉悦。

5月16日,村民在乌恰县康苏镇设施农业基地大棚里劳作。记者 赵晶摄

  其实,2008年之前,比祖热压根不会种菜,甚至也很少吃菜,更不会想到自己能靠种菜挣上钱,过上好日子。那时,她家在膘尔托阔依乡阿依尕特村,以放牧为生。2008年,享受牧民定居政策后她结束了自己的游牧生活,搬到了现在的居住地。

  当时,比祖热眼前的这片土地还是一片戈壁滩,乌恰县动员全县干部群众,付出了极为艰苦的努力,硬是把乱石遍布的荒滩改造成了大棚种植基地。

  然而,看着已经建好和还在建的大棚,比祖热心里犯起了嘀咕:我们是放羊的,戈壁滩上种菜,行吗?

  建成后的蔬菜大棚最初统一交给了原乌恰县玛依喀克管委会管理,干部带着村民们在大棚里劳作,并对刚刚放下羊鞭的牧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时机成熟后,管委会改变思路,于2019年4月将590座大棚“包产到户”,承包给590户像比祖热一样的搬迁牧民。乌恰县派出3名农业技术人员,康苏镇抽调5名干部,到大棚里手把手地指导牧民种植蔬菜、水果。同时,康苏镇还帮助牧民推销蔬菜,让牧民实现了“种得好、卖得出”。

5月16日,村民在乌恰县康苏镇设施农业基地大棚里劳作。记者 赵晶摄

  比祖热家分到了一座蔬菜大棚,这一年仅此一项就收入了1万多元。握着大棚里赚的钱,比祖热眼眶有些发热,在此之前,挣到这些钱她需要赶着20只羊在山里跑一年,要是碰到年成不好的时候,还挣不到这么多。有了种植经验,比祖热决定再承包1座蔬菜大棚、2座葡萄大棚。

  搬迁牧民掌握了大棚种植技术之后,康苏镇又把590座大棚进行了分类规划,其中312座大棚种植蔬菜,278座大棚种植林果,昔日的戈壁滩上如今已是瓜果飘香、绿意盎然,地产的西红柿、芹菜、四季豆、黄瓜,以及葡萄、黄桃、红枣、无花果端上了乌恰县百姓的餐桌。大棚也给牧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2021年实现户均增收1.2万元。

  “现在我们种的蔬菜、水果都卖到了乌恰县学校、乡镇食堂,真是没想到,原本不会种菜的我们,居然将这片大棚变成了全县的‘菜篮子’‘果盘子’。”比祖热说。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