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民水稻种出新花样
再过两天,安徽省桐城市青草镇夏星村种粮大户查曦鸣种植的“准两优608”再生稻就要收割头茬。金黄黄、沉甸甸的稻穗已经压弯了腰,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博士陈刚仔细查看了稻田长势,随手摘下一颗稻穗数了数后说:“每亩16万穗,180粒左右,结实率85%,千粒重30克,亩产约650公斤。”
“‘再生稻’优点很明显,省时省工、增收增产、环保绿色。”查曦鸣说,自己种了近3000亩水稻,但由于面积太大,茬口紧,农村劳动力难找,忙碌之余经济效益一般。前年起在农科院的推介指导下开始尝试种植再生稻,当时只种了5亩,收益和效果均不错。去年种了100多亩,今年扩大到了380亩。根据连续三年的种植经验积累,他的水稻两茬总产能到1800斤/亩,经济效益可观的同时还解决了秸秆禁烧的难题。所以他打算明年把“再生稻”面积扩大到1000亩。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吴文革介绍说,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的稻桩,经肥水管理,使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抽穗成熟的水稻,其生长习性类似于割后能再生的韭菜。再生稻不仅省种、省工,其生长期只需60天左右。再生稻用药少,灌浆成熟期间温度适宜,米质和口感比较优异,市场前景广阔。
在安徽,像查曦鸣这样在种粮过程中求变求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越来越多。“除了政府部门的引导外,更多的来自于市场的压力。”无为县过湾镇种粮大户樊高俊说,从去年开始,他引入了“稻鸭共生”种植模式循环生态发展,生产出来的大米比普通大米质好价高。
“不拘一格转方式,农业部门重在做好服务。”安徽省农委主任孙正东称,该省上下正着力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