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富民工程让新疆农民安居乐业
如今,在全疆各地乡村,一排排安居富民房如雨后春笋般平地起,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写满了幸福……新疆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样本。
自2011年自治区全面启动安居富民工程以来,各族干部群众牢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的嘱托,科学规划,加快进度,确保质量,认真把安居富民工程和住房保障工程这一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好办实。4年多来,全区已建成120多万套安居富民房,不仅解决了480多万各族农民住房问题,更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面貌、农民生活。
告别土坯屋住进安居房6月30日,雨后天晴,凉爽的天气适宜劳作,伊宁市克伯克于孜乡克伯克于孜村农民伊拉伊木·亚克甫正在抓紧盖自家的新房子。这是一栋小二层楼,上下共100多平方米,房前屋后都有小院。按照安居富民房补助标准,伊拉伊木·亚克甫可以领到近3万元的补助。有了政府补助,再加上亲戚邻居出工出力帮忙,伊拉伊木·亚克甫盖新房子的经济压力很小,建设进度也快,眼见着就要封顶了。“再有半个多月,房子就能盖好,我们一家终于不用住土坯房了。”伊拉伊木·亚克甫一边干活,一边指着几米外的几间旧房子说。那几间旧房子,伊拉伊木·亚克甫一家已经住了20多年。这几年,看着左邻右舍都盖起了安居富民房,他也坐不住了,报名申请今年盖新房。“我们老百姓盖房子,政府给补助,干部们还帮忙操心,安居富民工程真是好政策!”伊拉伊木·亚克甫笑呵呵地说。疏勒县巴仁乡农民阿依谢姆·纳瑟尔两年前就住进了安居富民房。在那之前,阿依谢姆·纳瑟尔一家也是住在有20多年历史的土坯房里,房子面积小、条件差,让爱干净的阿依谢姆·纳瑟尔苦不堪言。2012年,在自治区实施安居富民工程的第二年,阿依谢姆·纳瑟尔和丈夫商量后报了名,2013年夏天,他们就住进新房子了。
“政府补助一部分,我们自己负担一部分,房子很快就盖好了,住着可舒服了!”阿依谢姆·纳瑟尔把新房子装修得十分漂亮,院子也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种满了花草。
目前,新疆安居富民工程补助标准为户均28500元,包含中央、自治区和援疆省市三方补助。有些县市根据自身实际,还有一定增加。而随着补助标准、管理水平的提高,各地农民建新房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每年全疆安居富民工程计划任务建房约30万套,但年年都会超额完成。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农民玉素甫·阿不都拉从未像现在这样对未来满怀希望。
“这里种葡萄,这里种菜,那边盖个棚子养羊……”6月26日,在新建成的安居富民房院子里,玉素甫·阿不都拉向众人介绍自己的“规划”,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盖这所房子,玉素甫·阿不都拉得到28500元的政府补助,又在干部们的帮助下从银行贷款2万元,自己只拿出2万元积蓄。现在,刚住进新房一个多月,银行贷款已经还了5000元,因为儿子参加了乡上的安居富民工程施工队,每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
“住进新房子,心情也好了,也有干劲了。以后我就在家带孙子,顺便种地、养羊,让儿子好好打工,我们的日子肯定越来越好!”玉素甫·阿不都拉说。让农民群众住进好房子,更要过上好日子,这是自治区实施安居富民工程的初衷。几年间,每一套“好房子”的建成,都会使一个甚至多个家庭迎来“好日子”。
大规模安居富民房的建设,带动了消费、促进了二、三产业发展。伊犁州直统计数据显示,安居富民房建设也刺激了农村消费市场潜在动力的发挥。据测算,新建1户安居富民房可带动建材业需求约2.3万元,带动关联产业需求1.4万元。新建改造1户安居富民房可带动装修、家具及家电等消费需求1.4万元。
4年多来,安居富民工程仅培训农村工匠和转移劳动力就达到100多万人,直接带动农民增收50余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