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倾力帮扶库车精准脱贫
像阿不力米提一样,库车县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在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的扶持帮助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康村成了新农村建设典范
在距离库车县城以北100多里的217国道边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灰褐色的连绵山脉和戈壁滩中,一个红房顶、白砖墙、绿树掩映的崭新村庄格外醒目,这里就是康村。
新建成的安居富民房连片坐落,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鲜花争艳,柏油硬化道路纵横交错,村子整洁有序。“这里的水、电、电话线、闭路电视线都是深埋在地下的,这种设计在大城市中也是不多见的。”阿格乡乡长吾斯曼·塔力甫向笔者介绍说。
笔者走进康村村民买买提·巴吾东家中,买买提新居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崭新的节能锅炉立在厨房一角。后院的养殖棚里,绵羊和土鸡正悠闲地觅食,棚顶上的鸽子不时发出声响,养殖棚外的菜地和果园绿色正浓。
“我家院子和房子有500多平方米,以前我家三代人挤在5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光线不好还很潮湿,冬天也没有暖气,现在我们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买买提说。
2014年以来,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安排援疆资金1134万元,在康村新建改扩建安居富民房412套,使村里所有贫困户住有所居,户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以上。
为了帮助康村壮大集体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宁波市援疆指挥部还依托康村紧邻217国道的区位优势,安排援疆资金620万元,建设了2600平方米的综合物流园区,汽车修理、宾馆、超市、餐饮等商户已入驻,租金用于补充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由宁波市援疆指挥部援建的康村村民服务中心,不仅基本解决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所需,还吸纳了部分村民就业创业。为帮助村民增加收入,宁波援疆干部又指导村里在服务中心周边开辟苹果园,栽种1.5万棵适宜本地生长的优质红富士苹果树苗,果树挂果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300多万元。
在对康村245户892名贫困户进行分类统计的基础上,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积极支持村民发展鸡、鸽子、种羊养殖,全村已有93户村民依托畜牧业养殖,家庭年均增收预计将达13750元,并帮助75户村民开展特色蔬菜种植,还设立创业启动资金,扶持村民发展家庭地毯编织、面粉加工作坊、民族特色糕点制作、牲畜饲料加工作坊等创业项目。在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康村的小康之路越走越坚实。
“在宁波的援建下,康村发生了巨变,短短三年变成一个整洁漂亮、摆脱贫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再多的话语也无法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康村党支部书记古丽加玛丽·依米提说。
金融援疆发力扶贫
热合曼·阿不都是库车县牙哈镇喀让古二村村民,今年春耕购买农资时,他东凑西借还差500元。后来,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库车国民村镇银行申请贷款,结果很快就贷到所需款项。从此,热合曼逢人便说:“国民村镇银行急人需、解人难,真是咱农民身边的‘贴心人’!”
热合曼的故事是宁波本土金融机构以村镇银行建设服务发力新疆扶贫攻坚的一个典型例证。自2008年以来,在宁波市各级政府的引导支持下,鄞州银行已在天山南北发起设立11家国民村镇银行和93个营业网点,提供服务的覆盖区域近100万平方公里。
库车国民村镇银行是宁波市首个金融援疆项目,也是库车县第一家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库车国民村镇银行协助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在比西巴格乡伊西哈拉镇探索性地开展创业主体组成联保体申请贷款并贴息试点,不仅解决了24户创业主体、两位手工制作个体户近200万元的资金问题,还带动当地一些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比西巴格乡库善刺绣合作社负责人尼汗古丽·卡尤木去年顺利拿到了50多万元贷款,一年5万多元的利息全由宁波援疆资金补贴。合作社的生产规模壮大了,还带动了周围50多名维吾尔族妇女就业,月均工资收入达2000元。
库车国民村镇银行还坚持劳动用工本地化,积极支持当地人员就业,已有40名库车县大中专毕业生在库车国民村镇银行实现就业。2014年以来,库车国民村镇银行面向当地中小农户、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087户,合计金额47335万元,帮助解决近4000人的就业问题。未来3年,该行还将设立6个分支机构,每个分支机构将安排6名—8名员工,将提供40个就业岗位,其中绝大部分名额都将优先提供给当地人员。截至2015年末,11家国民村镇银行为新疆当地直接提供就业岗位近1200个,库车、克拉玛依等地不少国民村镇银行的少数民族员工占比超过32%,通过资金支持新增就业岗位3200多个,间接推动就业11万人。
“甬甜5号”甜到瓜农心里
7月14日,库车县乌尊镇亚贝希村瓜农肉孜·玉山一大早就来到自己的甜瓜地里,看着满地足球般大小的甜瓜,心里像喝了蜂蜜一样甜。
“今天这些‘金疙瘩’就可以包装出售了,收购甜瓜的客商已经联系好了,销路一点都不愁。”肉孜说,“我去年试种了30亩‘甬甜5号’甜瓜,纯收入达10万元。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种了90亩。现在甜瓜长势良好,快要成熟了,绝对能卖个好价钱。现在,亲戚、邻居们看到种甜瓜赚钱后,都来找我学习种植技术,准备明年开始种植甜瓜。”
“在新疆种植的‘甬甜5号’比在宁波种植的更甜,甜度达到18度。”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干部孙冲波介绍,新疆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甜瓜,无污染,用天山雪水浇灌,所以种出的瓜品质更好,更脆甜。
“美味的‘团结瓜’来之不易,‘甬甜5号’甜瓜由宁波农科院培育,2014年成功引种新疆库车,2015年种植面积已有1200亩,今年推广面积已达到1500多亩。”库车县委常委、副县长、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副指挥长费小琛介绍说,“甬甜5号”在库车落地生根后,让库车当地瓜农尝到了增收的甜头。目前,当地瓜农亩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是棉花等传统作物的5倍以上。
库车县乌尊镇英尼和村村民艾哈迪·米吉提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有4口人,去年全家收入才1.8万元。宁波援疆干部和住村工作组都鼓励他学习甜瓜种植。今年,他种了10亩“甬甜5号”,现在丰收在即,艾哈迪看在眼里甜到心里。“宁波的甜瓜让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我家今年就能够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了,宁波援疆干部亚克西!”艾哈迪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