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个都是“非遗传承人”
10.10.2016 15:36
本文来源: 文化网
“一团和气灯,和合二圣灯,三阳开泰灯,四季平安灯……”为庆祝国庆节,义烈巷小学一到六年级的孩子们特别准备了一台戏曲汇演,作为送给师生的礼物。汇演以一曲欢快的《报灯名》开场,一百多位小演员轮番上阵,为同学们表演了一出精彩的京剧大戏。这些刚学唱京剧一个多月的孩子们身着鲜艳华丽的京剧服饰,画着精致靓丽的妆容,一招一式都透着专业范儿。
在义烈巷小学,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学唱京剧,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学校每周开设两次京剧课,学习昆曲、黄梅戏、楚剧等,感兴趣的孩子都能参加。为了学得更专业,学校专门邀请京剧专家每周前来指导,从唱、做、念、打开始,教孩子们背唱词,练身段。
“戏曲真好听。在我学习之前,从没想过自己会去学京剧,但现在我已经彻底迷上这一传统艺术了。”在演出中扮演林妹妹的五(1)班学生李欢说,京剧的唱腔和旋律都很有韵味,唱词包含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让她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自己也会一直学下去。
在戏曲汇演上,同学们除了京剧表演,还展示了他们亲手制作的京剧脸谱、纸风筝、泥人等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作品。据了解,义烈巷小学邀请了来自武汉民间艺术家协会的1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客座导师,每周来学校为孩子们上手工课,教他们制作中华民间传统手工艺品。捏面人、画风筝、打戏鼓……学校里的每个学生都有一样传统手工特长,个个都成小小非遗传承人。
“我们邀请中华传统民间工艺大师作为客座导师,能让孩子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身体力行地成为文化传承的一分子,有利于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祖国的自豪感。”义烈巷小学校长曾贵利说,该校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应该让孩子在学校的六年里,不仅学到课本知识,更能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积淀。
本文来源: 文化网
10.10.2016 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