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平安委员: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解新疆之渴
住疆全国政协委员蒋平安接受记者采访
“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解决新疆尤其是南疆的缺水问题,可优化新疆、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提高国土资源的可利用性,提高人口承载力,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5日,住疆全国政协委员蒋平安告诉记者。
蒋平安介绍,数十年来,一大批国内水利工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家,一直在研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即从青藏高原调水入疆(一期工程从通天河引水)问题。“如果这一工程实施,将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他说。
新疆的水资源极度匮乏,且分布不均衡。从奇台县——策勒县划线分界为西北和东南两部分,西北部水资源占全疆水资源总量的93%,而东南部仅占7%,处在极端干旱区,不少地方处于无水可节的尴尬之中,而塔里木河无力满足下游地区资源开发的用水需要。而且新疆西北部的水资源量已经很紧张,难以靠内部跨流域调水解决东南部缺水的难题。
“如果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有效改善调水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变新疆水资源极度匮乏的状况。”蒋平安认为。他分析,如果每年从通天河调水50亿立方米水入疆,确实会减少河道的下泄水量,对水生生物和河岸的动植物会有一定的影响,但通天河下游金沙江多年平均径流量高达1520亿立方米,取水量只占3.3%,影响有限。就整个长江而言,只相当于长江年径流量的0.5%,影响更是微乎其微。“而对调水沿线区特别是受水区新疆的生态环境,将因水资源的增加而改善。同时,从青藏高原调水到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干旱区,还可以改善西北干旱区的水循环,不仅有利于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有利于遏制全球变暖。”他展望道。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通天河引水到塔里木盆地,工程量小,工期短,投资省,工程技术更可行。沿途可利用既有道路、通信和电力设施。输水干线线路总长度980公里,工程5-8年可全部完工,投资约为1200亿元。而从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引至海拔1000多米的平原,沿线还可建水电站,每年可发电300多亿千瓦·时,发电效益可弥补供水成本。
“实施这项调水工程,能为我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开拓更加广阔的战略空间,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强大支撑,还能化解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蒋平安表示。
当然,这项工程投资巨大,影响面广,也正因为此,几十年来仍处在研究之中。蒋平安委员建议由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科技部牵头,协调组织新疆、兵团和相关省区以及水利部、发改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的研究力量,在现有向新疆调水工程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启动相应的专项研究,让“南水北调”解新疆之渴不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