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发布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最新情况
赵辰昕: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参加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办发[2015]63号)文件,题目是《关于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这是一部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一年多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切实履行牵头协调指导职责,各省级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63号文件部署,上下协同、合力推进,平台整合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一些地方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验和做法。
今天我们邀请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司长李亢先生,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副主任杨绍亮先生,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曹发义先生,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吴道闻先生,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张洪女士,我们一起共同为大家介绍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今天的发布会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请李司长为大家介绍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的总体情况,第二环节接受大家提问。首先请李司长介绍情况。
李亢: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在座诸位交流一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的有关情况。
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要求整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以及政府采购等各类分散平台进行整合。其中有两个非常确定的时间节点:一是到今年6月底前,地方政府要基本完成平台的整合工作;二是到2017年6月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公共资源交易的平台体系,基本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的全程的电子化。
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批示指示,今年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总理明确的要求,要尽快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起来、系统联起来、数据用起来,力争今年年底前建成国家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委党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徐绍史主任多次强调,要打造包括国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内的“两张清单四个平台”,作为全委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并明确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开展国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建设。
63号文件发布一年以来,各地方、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扎实开展相关工作,整合进展相关工作,整合进展成效主要体现为4个方面。
第一,分散的平台基本得到整合。在平台整合前,各类交易平台分散设立,重复建设,资源不共享,有些交易平台职能定位不准、运行不规范,制约了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务院63号文确立了“四统一”的整合思路,即,统一制度规则、统一信息共享、统一专家资源、统一服务平台。全国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从4103个整合为500多个,交易市场数量减少了85%,经过一年的努力,完成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等4大板块整合,与此同时,全国80%的省级平台还将药品集中采购纳入交易范围。一些省、市结合本地实际,不断拓展公共资源交易范围,将航班时刻、特许经营权、碳排放权、排污权、海域使用权、林权等公共资源纳入统一平台进行交易。
第二,信息和专家资源实现有效整合。一是打造公共资源交易全国一张网。以往,市场主体要寻找有关交易信息,要到各地区、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网站上检索,现在,建成国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并实现与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信息共享,打通了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投资在线监管平台、12358价格监管平台的数据通道,只需要登陆国家平台,就可以做到交易信息一网尽揽、一览无余。二是专家资源实现跨域共享。26个省(区、市)建立了统一的综合评价专家库,实现了专家资源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互联共享,以前专家库是在各部门、各地区分散建设的,通过建立全省统一专家库,解决了分散专家库库容小、专家少,容易被操控的问题。15个省份开展了远程异地评标评审工作,也就是说,在广东抽取到北京的专家,就不必像以前那样远途奔波,北京的专家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远程操控完成评标,既解决专家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又大大节约了成本。
第三,法治化程度不断提升。在顶层设计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颁布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系统规范了平台运行、服务和管理,这是公共资源交易法治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在地方层面,主要开展了两项工作。一个是出台配套制度,18个省(区、市)以政府令或政府文件的形式印发了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第二个是开展文件清理。重点对违法设置审批事项、干预交易主体自主权、实施行业保护和地区封锁等问题进行纠正。各地共清理废止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文件1600多件,修改近1000件。
第四,平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按照63号文件确立的公共服务职能定位,各地不断优化平台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开透明、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同时,为了发挥试点示范带动作用,国家发改委在全国选取了安徽、湖北、宁夏、广东、贵州5个省作为平台整合的“试验田”。
今天,我们邀请了其中的安徽、广东和贵州三省,他们在平台整合工作上各有特色:安徽在全省推行平台服务标准化、广东在推动实现平台之外无交易、贵州在运用大数据分析和统一电子CA认证等方面,都有一些鲜活的经验做法。会上,我们向各位记者朋友提供了各地进展成效的一些背景材料。我刚才提到的“亮点”和“看点”在材料里都有介绍,欢迎记者朋友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报道。
总体来说,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国务院确立的平台整合第一阶段任务目标已经基本完成,初步形成了交易从分散到集中、规则从分立到统一、信息从分割到共享、系统从分设到联通的新局面。但是这只是初级阶段,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让权力在阳光下暴晒,切实提高市场主体对改革的“获得感”,我们将为此继续努力,也非常欢迎记者朋友们给予我们监督和帮助。我要介绍的就是这些,谢谢各位。
赵辰昕:谢谢李司长的介绍,下面欢迎大家的提问,请每位记者,建议大家最好提一个问题,提问之前先报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体。第一个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2015年10月30日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时候指出,公共资源是人民的资产,政府要让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下操作,提高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对人民的资产负责。请问安徽省在推进阳光交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曹发义:非常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非常感谢国家发改委给我们这次的机会。2015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63号文件部署、李克强总理指示精神,将平台整合工作列为2016年省委全深改领导小组办公室重点督办的10件改革事项之一,纳入对各市人民政府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之一,并采取6个方面举措加以落实。即一整二联三优四统五推六管。
一整,就是按要求全面完成四大板块平台整合,列入目录的各类项目已全部纳入统一平台集中公开交易,破除了体制机制藩篱,打破了部门保护和行业垄断,市场主体不再找市长县长承揽项目,而是找平台和市场承揽项目。今年前10个月,全省完成交易项目数已与去年全年相当,成交金额、节约资金、增值资金分别增长17.4%、24.8%、142.7%。
二联,就是加快互联网+平台建设。基本建成全省“一网、三系统、四库、三服务”平台系统,向国家平台推送数据量稳居前列,在实现“网下无交易、网上全公开”基础上,年底之前全程电子化交易率平均可达60%以上,加快实现交易、服务、监管等“网上全留痕、异常有预警、责任可追溯”,同比每年可节约交易成本20%以上,每年可为市场主体节省纸质交易文件制作费用约1.4亿元。
三优,就是推行平台服务标准化。在39号令明确平台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基础上,率先出台平台服务规范,立足公共服务职能定位,从服务提供、服务保障、服务评价与改进等3个方面,细化明确了平台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推动平台为各方主体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标准化服务,平台服务市场满意度跃升到95%以上。
四统,就是统一制度规则。对已出台的1985件有关制度进行全面清理,拟保留942件,废止577件,修订466件。将对拟保留以及新出台的制度汇编形成统一制度目录向社会公开。未列入目录的,一律不得作为行政监管的依据。切实管住政府之手,放活市场之手。
五推,就是推进信用监管。探索建立以合同授予为中心的信用管理联动机制,实现交易市场与履约现场的“两场联动”,着力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联动机制,促进监管方式从行为监管向行为与信用监管并重的转变。此项工作机制已覆盖到2/3设区的市。
六管,就是强化公共资源交易事中事后监管。一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市县两级政府通过划转、授权或委托的方式,将分散在6个部门的64项、142个法条规定的有关公共资源交易环节的监管职责,赋予一个独立的监管机构集中行使,初步形成了部门决策、业主操作、平台服务、集中监管的运行机制。今年1-10月,仅合肥等6市公管局(办)就依法对474家企业、47家业主单位、115名有关企业从业人员、98名评标评审专家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相应查处,维护了交易秩序。二是推进双随机抽查。发挥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联席会议机制作用,积极推进市场主体行为“双随机”抽查机制,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切实解决当前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不同程度存在的检查任性和执法扰民、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提升监管效能,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通过综合施策,我省不仅按要求顺利完成了平台整合第一阶段的目标任务,开放了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规范了交易行为,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促进了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释放了企业和公众创新创业活力。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统一平台上全省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145327个,成交总金额8135.28亿元,节约资金1421.15亿元,增值资金1019.66亿元;完成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321.97亿元,高值医用耗材采购32.41亿元,药品平均价格下降15%,为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经济信息社记者:我们了解到根据国办63号文件的要求,提出了公共资源四大板块的整合,而广东提出了“5+N”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整合,请吴主任结合广东实践,谈谈平台之外无交易的做法?
吴道闻: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广东提出的“5+N”,这个“5”当然包括国家提出的四大板块,包括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第五个是碳排放权的交易。目前,这五个项目广东都全部按要求完成了整合任务,并与国家平台实现了实时的在线交互信息。碳排放权交易一级市场的拍卖系统,也在全国率先与省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省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了联通。所谓“N”,就是按照国家要求,“成熟一个、整合一个”,逐步把其他的公共资源项目纳入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体系进行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是全新的领域、具有新的内涵,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广东省按照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平台之外无交易”的要求,做了相关的探索实践。我们认为,要实现平台之外无交易,在根本上要按照前瞻务实,动态协调,开放包容的理念加强顶层设计。
第一,制度要严格。目前广东省制定了全省的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包括了工程、采购、自然资源以及产权资产、公益资源、行政资源等六大类24小类45个交易项目,纳入目录里面的项目,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招标方式,比如公开招投标、单一来源采购, 也不论是在单一平台进行指定交易还是在多个平台选择进行交易,都必须纳入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统一的监管。
第二,调整要及时。部分目前不成熟的交易项目,咱不纳入全省统一目录进行管理。待条件成熟了,在按照“成熟一个、整合一个”的原则进行适时调整,逐步纳入平台进行管理。
第三,平台要开放。比如我们现在已有的药品交易、排污权交易、罚没资产拍卖等交易系统,还有我们正在建的海沙拍卖系统、打私物品拍卖系统等正按计划接入全省平台体系进行监管。对那些目前还没有建交易系统的项目,也必须纳入全省统一监管。
第四,要鼓励探索。在整合过程中广东鼓励、激励地方进行探索,比如惠州现在已经将54项交易项目全部纳入市的交易平台进行监管。凡是纳入的我们都要按照省的统一的规则进行监管。
总体上,广东对“平台之外无交易”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当然还要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完善。我就简单回答这么多。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我想请问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整合下一步的工作具体还会有哪些措施 ,能让我们社会各方获得更多便利和好处?谢谢。
李亢: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提出这个非常好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我们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 地方共同努力,为社会各界,尤其是市场主体增强获得感。刚才向诸位也分享了我们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取得的一些成效,下一步还有很多工作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将平台整合的改革红利转化为市场的活力和发展动力,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明年我们有四项重点任务,归纳起来是四句话。一是为市场解绊;二是为主体减负;三是为交易提速;四是为监管助力。
一为市场解绊。一年以来,各地根据63号文件要求,清理了一批地方保护、分割市场、限制公平竞争的“土政策”,但是一些地区或明或暗地仍然存在一些“潜规则”。我们将督促各地回应市场主体和社会关切,聚焦“痛点”、“堵点”,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政策文件的清理,坚决革除不合时宜的陈规旧制。保留的规则要“清出来”,编制成清单。编制好的清单要“晒出来”,接受社会监督。未列入清单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作为行政监管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各地文件是否还存在乱设行政审批、限制市场竞争、违法实施地区封锁和行业保护、干预市场主体自主权等问题。对清理工作不力的地方,我们将予以约谈、通报。通过这些举措,使企业进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更加通畅。
二为主体减负。多地重复注册、CA证书不互认、乱收费,是市场主体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将重点予以解决。以CA证书为例,CA是企业参与公共资源交易的电子钥匙,我们俗称“秘钥狗”。全国40多家CA机构,为全国各平台的电子交易系统提供认证服务,一个交易平台一般有4到5家CA机构提供认证服务。由于各类CA之间不兼容不互认,企业进入不同的交易系统就要购买不同的电子CA钥匙,每把钥匙从200到1000元不等,一些大的公司为了参与交易需要购买上百个CA钥匙,很麻烦,成本也很高。国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立起来了,就要致力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我们正在湖北、江西、广东、贵州、海南五省开展CA证书兼容试点工作。明年,将在目前5省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CA电子认证互认共享范围,力争明年年底前实现全国范围内CA电子证书互认功能,做到“一证通用”。三为交易提速。我们将结合公共资源交易特点,依托已经建立的平台电子系统,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提升交易效率。一是获取信息更快捷。推动实体平台、网上平台、APP、短信、微信、自助终端、服务热线多端融合,共享信息,市场主体可以多种方式随时随地获取交易信息。二是提交交易材料更快捷。依托电子化平台,市场主体可以远程提交投标文件、证明等交易材料,不用再开车拉着大量纸质材料,跑上几十甚至几百公里提交材料。
三是交易活动更快捷。我们正在全面推进交易全程电子化。未来市场主体打个电话或点下鼠标,在家就可以参与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交易活动。评标专家也不用车马劳顿,异地就可以远程评标。
四为监管助力。行政部门监管到位,是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基本保障。传统人盯人的监管模式,监管能力是有限的。当前,国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各地平台系统都建立起来了,信息共享体系也形成了,我们要依托好这些电子化平台,实现立体化监管。一个是,交易全程在线监管。我们正在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电子化后,交易全过程均可在平台上自动留痕,可溯可查。各级行政监督部门可以依托平台系统足不出户实现远程、实时、全面监管,有效解决目前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还一个是,交易主体信用联合惩戒。国家平台本身整合各地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信息,同时,我们还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贯通,这将实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相关信用信息的大汇聚。以此为基础,我们将和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单位签订联合惩戒备忘录,一个领域一个地区交易活动的失信,将导致在其他领域其他地区交易的受限。同时,我们还将开展第三方评估,进行大数据监测预警。我们采取这些监管措施,目的就是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市场主体参与交易活动保驾护航,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明年工作任务还很艰巨,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合力推进,更加有效解决问题,争取让大家觉得公共资源平台管用、好用、实用,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谢谢诸位。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我的问题想问张洪主任,贵州是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现在又在探索打造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的新模式,贵州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是如何运用的?这些数据又是怎么来的?谢谢。
张洪: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们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任务基本完成以后,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通过打造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的数据“铁笼”,来规范我们参与交易主体的交易行为,净化我们的市场环境。
我们在推进这项工作的时发现,要做交易大数据分析应用,关键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我们要有海量的交易数据;第二,要有鲜活实时的交易数据;第三,要有精确的交易数据。要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前提是什么?那就是我们要做到所有的省市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流程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标准统一,只有做到了这三个标准的统一,我们鲜活实时的数据、海量的数据、精确的数据才能够汇入我们覆盖全省的公共资源交易互联互通服务平台开展深入的分析与应用。
贵州省在去年12月份,经过全省的共同努力,就已经建成了覆盖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互联互通服务平台,实现了全省“一张网络覆盖、一套流程交易、一个规则主导、一库专家共享、一证全省通用”,打通了全省各个交易平台的数据通道,实现了交易大数据的汇聚。
贵州省作为国家明确的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省委省政府在强力推进大数据的聚、通、用的同时,要求要打造贵州公共资源交易“数据铁笼”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我们以此为契机,围绕数据监管、数据服务和数据理政三大主题,强力推进大数据的分析运用工作,充分发挥大数据风向标、晴雨表、照妖镜的作用。
举三个小例子。第一,我们运用大数据开展市场主体行为分析,规范市场主体不规范行为。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有一个企业三年来在贵州各级交易平台上参与交易270多次,但却一次都没有中标,而大数据的抓取痕迹发现,这家企业却在其注册地三年间先后中标了170多次。两个截然相反的数据让我们不难看出,这个企业在注册地是一个实体公司,但在贵州就是一个借壳陪标的陪标专业户,通过陪标赚取费用。我们及时将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的这类案例及时交由行政监管部门进行查处,以此来约束规范警醒其他参与的市场主体行为。有些社会公众风趣的把我们交易大数据比作是一面照妖镜,使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第二,我们运用大数据开展交易价格合理性分析。首先我们融合市场发布的权威建筑主要材料价格信息,并免费免费发布给市场主体分享。同时,将我们场内的交易价格和场外的交易价格进行挖掘建模进行分析,形成一段时间的合理中标价格区间,及时对场内中标价格的进行规范和管控。及时将分析发现的畸高畸低价格项目提交行业主管部门重点跟踪管理,预防低价中标高价结算,对高价中标的这些项目也实时予以跟踪关注。我们就发现,同样一个项目一定时期的钢材中标价格也就是2200-3000元/吨,但这个项目的中标价却是5500元/吨,我们跟踪了解发现是因为项目所有地山高路远,导致人工价格比较高。我们充分发挥了大数据晴雨表的作用来为我们行业监管部门的管理注入了有力的力量。
第三,我们通过大数据来开展经济发展预测。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场内的工程建设项目交易额与和我们贵州省的建筑业产值有着密切的关联关系。我们工程建设项目交易结束以后,每过两个季度,就是半年左右的时间,就会逐渐转换为贵州省的建筑业产值。为此,我们建起了设了经济预测分析模型,这个模型通过半年的和监运行,准确率达到了90%,为行业管理部门的经济预测提供了较精准的预判决策参考。起到了大数据风向标的作用。
我们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的应用分析,下一步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服务、用数据监管、用数据管理的工作格局,促进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正。谢谢!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