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活动如何推进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自治区党委明确了现代文化的引领地位。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文化服务的总和。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为农民提供多彩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既是政府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推动农村文化建设顺利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
2014年3月,自治区党委在全区部署开展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提出“突出现代文化引领,促进宗教和谐”的重要任务。如何以“访惠聚”活动为抓手,发挥各住村工作组的优势,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推进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群众在精神和情趣上向世俗化、现代化靠近,自觉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本文结合住村工作实践与体会,进行探讨。
一、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
自治区党委在关于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意见中指出,要突出现代文化引领,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送节目、送科技、送电影下乡村、进社区。充分发挥基层阵地作用,组织每个村(社区)建立群众性文体活动团体,扩大群众参与度和覆盖面,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聚正能量。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和要求,“访惠聚”活动各住村工作组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形势要求,不断创新载体,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方法途径,在推进住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积极创建文化服务新阵地
“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各级住村工作组结合实际,群策群力,积极创建文化服务新阵地。有的为住村购置了办公、音响、电子琴、数码相机和文化信息共享等设备,购置篮球架、乒乓球、台球等文体器材,解决了住村文化发展中硬件设施设备建设不足的问题;有的建起百米宣传走廊和生动的文化墙,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宣传好政策、好人好事等;有的为“80、90”后青少年建立QQ群和微信群“网上访”,利用这一平台与“80、90”后青少年谈心,讲述新疆的巨大变化,传播现代文化;有的建立民生坊、红色网吧、群众说事室等;有的积极发挥基层活动阵地作用,集体承办村民红白喜事,抵御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等。这些举措完善了住村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服务载体的建设。
(二)不断丰富文化服务新内容
各住村工作组集思广益,积极创新,不断丰富住村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有的工作组以拍小新闻、微电影、生活照等方式,展示百姓风貌,记录百姓生活,反映百姓心声;有的工作组利用农闲时节和节假日、集市日开展送医、送药、送文化、体育下乡活动,改变了以往歌不敢唱、舞不能跳的反常现象;还有的住村工作组根据村民建议,发动全村村民开展“和谐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多种形式和内容生动的文化活动深受基层群众的喜爱,丰富的文化活动让乡村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三)多方组织文化服务新交流
各工作组在“访惠聚”活动中,积极铺路搭桥,为村民打通内外通道,开拓村民思路,促进交流互动。有的工作组让村民走出去,到内地省市进行学习考察,让村民亲身体会稳定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有的工作组通过邀请专家、技术人员、演艺人员到村里调研、指导和演出,与村民们一起话家常、出主意;有的工作组抓好牵线搭桥和结对共建,为村民争取资金、技术、安全、宣传等方面的援助和人才培训、劳务输出、农副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支持。通过内外交流,既增长了基层群众的见识,也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为他们的思想注入了新鲜血液。
(四)主动培养文化宣传新队伍
各工作组积极调动住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有的从工作组成员、村干部、“四老”人员、返乡离退休干部中选定文化水平较高、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志组成村级宣传教育服务队,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政策法规、民族宗教、感恩教育等宣传教育;有的工作组协助村“两委”成立宣讲队,发动群众组织文艺队、体育队,并积极开展篮球赛、排球赛、民族服饰表演、红歌大赛等文体活动,让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业余时间能够就近经常参加健康活动,挤压宗教极端活动空间,积极引导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
二、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住村工作组在深入开展“访惠聚”工作,繁荣乡村文化建设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环境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乡村文化建设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服务对象思想的复杂化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新疆迎来大变革、大发展的新时期,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文化服务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受众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服务受众的思想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日益凸显。由于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看待问题片面偏激,行为约束能力较弱,往往将家庭的经济要求、生活物质欲望都依附于集体甚至国家,一味追求物质利益,对法律、法规、政策、舆论等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需求较少,法制观念淡薄、公德意识淡化,致使农村文化服务的实效大打折扣。尤其在南疆地区,受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的挑唆和煽动,“80、90”后青少年易受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思想波动大。而文化服务工作大多仍滞留在下文件、订制度、开会议、开展文体活动等形式上,针对性不强,不能用新内容、新形式、新手段、新方法来答疑解惑,干部对文化服务工作陷入困惑,感到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干部自己感觉很累,群众觉得乏味。
(二)服务对象文化需求的多样化
当前,随着农村面貌的变化,农民群众渴望解放思想、提高致富本领、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树立文明新风的愿望日益强烈。从总体上看,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体现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基本文化需求,另一部分是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面对广大农民求富求美求健康的文化心态,先进的文化理念如果不迅速浸润、引导他们,愚昧落后甚至极端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这既要求我们着眼于基层群众的现实需要,从内容、形式、手段等各个方面入手,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努力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群众的文化需求,也需要我们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对农民文化需求的发展趋势进行敏锐洞察,因势利导,以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建设结构合理、服务优质、覆盖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宣传舆论引导的艰巨化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安排实施了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南疆三地州基层文化室建设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和大喇叭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东风工程、维吾尔语手机报下乡工程等一系列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文化民生工程项目,新疆文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一方面让新疆各族人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高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给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大众传媒信息载体的日益丰富和快速传播如同双刃剑,给宣传群众工作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特别是传统和新兴媒体自身的趋利倾向、主旋律宣传形式与农民群众接受爱好之间的差异、群众对信息内容及其载体的自由选择等,都给农村文化宣传的内容构成和传播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农村文化服务运营管理的薄弱化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持续稳定增长,以和田地区为例,自2009年“南疆三地州行政村、社区文化室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以来,至2013年,全地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村文化室有1,373个,社区文化室66个。这些文化资源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访惠聚”工作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有些领导在重视程度上,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文化服务“空、软、远”,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有的乡村文化服务重说教、轻服务,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手段滞后,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在设施运营上,设施闲置现象普遍,有些设施损坏或丢失,运营模式过于单一;在文化服务内容上,过分强化了政府导向和精英文化色彩,对民间力量的利用不足,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活动吸引力不足。如工作组所在的乡有农民群众1.3万多人,开展文化活动每次参加者平均只有300多人,不到3%。在文化产品的供给方式上,大多采用“喂食”式供给,送书、送戏、送文化下乡等活动缺乏长效性。
三、推进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访惠聚”活动聚集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人才济济,具有多方优势。充分发挥工作组的综合优势,推进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农村公共文化“菜单式”个性化服务
充分发挥工作组所具备的资源优势,整合相关活动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多考虑个性化,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即在提供文化服务过程中,工作组联合文化部门向农民群众提供“菜单”,由受服务的群众“点菜”,按需“送菜”,促进上下之间的双向选择,使群众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迎合,从而避免上下之间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在整合文化服务资源时,还可以制定梯次化措施。对于经济条件好的乡村,可实行“配套共建”,引导上级部门与基层政府提供配套资金,填补空白,完善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对经济条件差的乡村,实行“帮扶捐建”,帮助当地建设基本文化设施,提供基本文化服务。在人员之间也可以开展个性化服务,如针对特殊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针对低收入家庭等困难人群,实施“文化低保”措施,适时发放免费参观或参加活动的消费券;针对流动人口,开设流动工地阅览室、开展免费电影放映、文化艺术进工地等活动,针对青少年,多了解他们的喜好,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喜欢的参与性、整合性的活动等。
(二)发挥人才优势,提高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
调查显示,农村公众最需要的文化需求包括:贴近生活、强调参与的各类文艺演出服务;实用有效、数量充足的图书、报刊借阅和电子信息服务;城乡同步、广泛覆盖的广播和电视、电影放映服务;形式多样、紧跟时代的宣传教育和科普培训服务;便于参与、环境良好的休闲娱乐和体育健身等。工作组可以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创造有利条件,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让农村群众融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满足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多样化。一是帮助建立健全农民的文化参与机制。农民是文化服务的对象,也是文化体系建设的主体,建立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农民在参与过程中成为活动的推动者和“主宰者”,以保证文化体系建设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满足群众的需要。二是帮助建立健全群众活动的反馈机制。工作组带动乡村文化建设部门开展文化活动后,要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听取群众对活动的想法和建议,了解心声,进行总结和融汇,形成长效机制,使文化服务活动更加符合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三是创新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影响力。在服务内容上多层次多角度,如兴起“短、平、快、鲜、活、精”的编新词、唱新歌、画新画热潮;利用“两馆一站”资源为乡村干部开展“双语”培训;以主题活动为牵引打造群众耳熟能详的活动品牌等。在创新服务方式上,一方面要在普及上下功夫,依托农闲、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组织开展读书、朗诵、文艺演出、陈列展览、书画摄影比赛等文化活动,积极探索建立“一小时文化圈”;另一方面在档次上下功夫,对优秀传统民间艺术进行发掘、整理和传播,对濒临消亡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积极加以扶持和引导,着力打造反映当地文化底蕴和人民精神风貌的文化品牌。
(三)发挥理论政策优势,提高文化宣传的实效性
文化宣传教育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工作组可以利用自身具有的理论和政策优势,着力解决乡村文化宣传内容陈旧、方式单一的问题,坚持寓教于乐,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一是按需施教,在开展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对青壮年侧重技能、科学种养植技术培训,对老年人开展保健知识培训等,努力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将文化宣传教育的内容融入歌舞、小品、快板、麦喜来甫等节目中,把舞台、话筒留给群众,让群众作宣传的主体,自编自演,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宣传。二是通过典型引导,增强文化宣传教育的实效性。比如组织“少生快富”示范户、“五星文明”户、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在农民群众中巡回宣讲,用身边人、身边事对群众进行面对面宣传教育,增强感染力。三是充分发挥组织部门远程教育网络“触角”长、“射程”远、“传递”快的优势,扩大文化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四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村级“文化大院”、新家庭文化屋创建活动,融科普知识、法律知识、文化艺术、名人教育、素质教育、国情国策及人口资源环境等知识于一体,提高农民群众文化品位。
(四)发挥组织优势,建队伍,强管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发挥工作组铺路搭桥的组织优势,建队伍,强管理,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撑力。一是推进乡村文化辅导队伍建设。通过重点调动乡村文化爱好者的积极性,培养其成为乡村文化活动的辅导员。乡村文化爱好者包括文化自愿者、文艺骨干、民间艺人等,他们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农村和社区,有着良好的群众文化服务经验和工作基础,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乡村文化辅导工作重点在于使这部分人更好地组织群众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他们既是乡村文化的主要辅导对象,也是可开发的辅导资源。工作组利用自身优势,有计划按步骤地对其进行较系统的业务培训,提高其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让他们参与乡村文化辅导工作,成为乡村“土生土长”的文艺辅导队伍,扎根农村、服务社区。二是推进文化服务运营机制的健全完善。改变单一由政府举办模式,尝试多种运营模式,引入社会化资源,鼓励村民自发开展文化活动。比如在实践中运行效果良好的乡村“三级”文化大院。第一级文化大院,即村级文化大院,是以数字电影为依托、以村级文艺演出小分队为媒介,繁荣一个村的文化生活;第二级文化大院是指村民小组以联合演出小分队的形式,丰富村民小组的文化生活。第三级文化大院是指最基层的农家文化大院,通过有文艺演出特长、组织能力强的艺人,带领艺人们,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左邻右舍的文化生活。
(工作组成员:薛江、海拉提、张义新、苏娟、方婕(执笔)、项继光、郝平、张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