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

17.10.2016  10:11

天山网讯(记者马少宾报道)从早年的科技一条街逐步发展成为新疆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从科技创新路上的探索者渐渐成长为新疆创新发展的领跑者——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历经20多年的风雨历程,不断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令人瞩目的创新发展道路。

2011年,乌鲁木齐高新区和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实行“区政合一”,合并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并提出了建设“发展之区、创新之区、开放之区、和谐之区”的发展目标。

从调整产业结构到完善创新服务平台,从扶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到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把越来越多的创新动力注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将越来越多的创新要素聚集到企业的周围。

十二五”期间,该区投入科技经费5.8亿元,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30家,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高企数量翻一番,占全疆的30.7%。

该区2011年4月成为自治区首家知识产权托管工作试点单位,2013年5月成为新疆首个获批并顺利通过验收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2015年,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成为全疆首个财政收入超百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近千亿元的园区。

十二五”期间,该区招商引资额以每年100亿元的速度净增,以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速达两位数。

今年,高新区(新市区)被列入国家第二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单位名单。到去年,该区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超过20亿元,科技活动人员超过4万人,科技服务业已初成体系。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科技局局长刘东伟说,“十三五”时期,将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业集群。

2015年,国内116个国家级高新区在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四方面的评价中,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综合排名上升至41位,在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排名第23,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名第5。

目前,该区聚集着全疆30%,乌鲁木齐60%的高科技企业,现有主板上市企业9家,IPO待审企业2家,港交所上市企业1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已挂牌企业12家,新疆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托管企业87家。通过“中亚众投平台”和“丝路产业母基金”,未来几年该区计划培育出100家上市企业。

刘东伟介绍,“丝路产业母基金”的设立是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加大创新创业支持力度的一项重大措施。将围绕该区重点核心产业和重点培育产业,吸引市场资金流向有融资需求的科技创新中小企业,从而助力提升该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十三五”期间,该区将出资10亿元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基金”。

此外,在出资成立多支基金和担保、创投等金融服务企业和新疆股权交易中心基础上,该区出资5000万元参与成立了中科援疆创新创业基金,成立了天山新医药、“互联网+”等多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基本形成了政府、担保、银行、企业多方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和风险共担体系。

 刘东伟介绍,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有着全疆最为完善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是新疆科技资源聚集地和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已形成覆盖“众创空间(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完整孵化链条,现已运营和在建众创空间16家,建成和在建孵化加速平台10家,可直接使用的孵化面积21.3万平方米。预计“十三五”末,各类双创平台达到35家、 实现在孵企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毕业企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的“双百亿”目标。

记者从8月22日召开的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第二次党代会获悉,2015年该区拿出地方财政支出的1.8%用于科技创新,“十三五”期间这一比重将持续增加,到2020年预计增加到3%,持续增加的科技创新投入成为经济发展不竭的新动能,并确定了在已有产业基础上重点打造临空经济区、智慧安防产业园、亚欧大数据产业园及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等系列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大力支持和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贡献力量。

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创新产业、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刘东伟说:“这是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科技创新工作的主线,要继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推进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全力打造首府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