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多措并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从2011年起,新疆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2013年10月,克拉玛依市所辖的克拉玛依区、独山子区、白碱滩区和乌尔禾区以及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5个区率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今年10月底,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泽普县和其他10个县(市、区)也实现达标,尤其是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和泽普县在破解教育均衡发展难题方面有所创新,为全疆树立了榜样。
乌市水磨沟区:“零门槛”接收随迁子女就学
今年,乌市水磨沟区在自治区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12个县(市、区)中以综合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评估。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和缩小校际间发展差距是该区破解教育均衡发展难题的亮点。
日前,乌市水磨沟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人说:“水磨沟区有61.52%的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我们实行‘零门槛’接收,3年多来,已接收近1.72万名随迁子女入学。”
同时,该区每年投入3.5亿元用于实施教师轮岗交流、强弱学校“捆绑发展”战略等,以缩小校际间差距,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乌市第64小学曾是水磨沟区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薄弱学校之一,该校有738名学生,70%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在2010年,为缩小校际间差距,帮助该小学进步,由水磨沟区教育局牵线,让乌市第64小学认了一位“姐姐”——乌市第41小学。乌市第41小学是水磨沟区的外语特色小学,师资力量雄厚。两所学校建立“亲戚”关系后,建立了四个姊妹班级,学生间结对子,老师经常在一起备课,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亲如姐妹。
实施“捆绑发展”战略是该区为破解教育均衡发展难题开出的一服良药。目前,该区组织优势资源学校和薄弱学校结成了9个捆绑团队、3个发展联盟,还制定了具体评估体系。
乌市第64小学校长王新丽以前是乌市第8小学副校长,教研能力强,她是参加交流轮岗到了乌市第64小学的,她说:“‘捆绑发展’战略对我们帮助特别大,现在学校已摘掉了薄弱学校的帽子,学生人数比3年前翻了两倍多,学校年度考核连续4年获得‘良好’。”
3年多来,水磨沟区共有46名校级领导和282名教师进行轮岗交流,有效提高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建立了一整套学校间师资力量均衡发展的良好机制。
泽普县:多媒体设备实现“班班通”
喀什地区泽普县是目前南疆三地州第一个通过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的县市,其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师资力量培养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亮点。
2009年以来,该县累计投入5.5亿多元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
泽普县科教系统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梁信民介绍:“2013年我们完成了乡村小学和教学点设施配备、校园硬化塑胶操场等工程,实现了校园信息化,每个班级都用上了多媒体设备,所有学生用上了暖气,全县有4.5万余名师生受益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泽普县奎依巴格乡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夏璐告诉记者:“乡中心小学和偏远的亚斯墩教学点都有了宽带,老师查资料做课件很方便,县教育局还为每位专任教师配备一台手提电脑,学生们告别了土操场,冬天不用再生炉子了。”
去年是泽普县的“教育发展推进年”,该县加强了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建立了校长选聘机制及轮岗交流制度,推行教师竞聘上岗,加大“双语”教师配备力度。同时,该县将县城中小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的3%用于补贴偏远乡镇教职工,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因地制宜破解难题
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吐尔逊·伊不拉音说:“全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难题很多,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对于大城市,自治区要求各地要做长期规划,提前预留学校用地,解决大城市生均校舍不足问题,同时支持乌鲁木齐市进行优质教育资源向北转移战略,促进均衡发展。基层学校的难题是师资力量短缺问题,各级教育部门每年都通过大量招录和分级培训在破解这一难题。自治区从去年开始对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师发放补贴,各地也在交通、住房上为教师排忧解难,今后,新疆将对偏远地区教师加大补助力度,让教师在艰苦奉献的同时物质上有所补偿。”
吐尔逊·伊不拉音还表示,今后将加大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力度,督促各地按国家要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确保学校标准化建设。
2011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自治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新政发[2011]56号,要求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