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莫如一见”——外交学院外籍师生“云徜徉”大美新疆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16日电(记者李志浩)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同外交学院举办“新疆是个好地方”视频交流会。外交学院来自30多个国家的41名外籍师生通过视频连线,参观新疆喀什古城、克孜尔石窟、乌鲁木齐市洋行清真寺等多地,了解新疆旅游、历史文化、人权保护和民生改善实情。
“近年来,我们经常看到国际社会针对新疆污名化的言论与诽谤。在这片拥有多样文化和丰富历史遗产的土地上,当地政府与人民为建设中国一流省区所做的辛勤工作和努力被曲解,我感到十分痛心。”外交学院院长徐坚开场致辞,“俗话讲,百闻莫如一见。希望大家通过自己的眼睛去感受新疆,发掘此次活动的成果与收获。”
喀什古城,线上参观首站。
这座存续千年的生土建筑群,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迷宫式城市街区。古城东大门前歌舞欢愉,正在举行开城仪式。古城内的铁器巴扎,匠人仍以手工锻造铁器。坎土曼、铲子、铁掌、锯子……这些传统手艺品,既为当地百姓日常所需,亦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
距离喀什古城不远,喀什地区疏附县民族乐器村,参观次站。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是东方音乐的无价之宝。而其伟大,离不开丰富多样的伴奏乐器。”讲解员穿行在满屋乐器之中。
在这座新疆“乐器第一村”,弹布尔、都塔尔、热瓦甫、卡龙、艾捷克等传统乐器的制作技艺代代承袭。村民不仅制作乐器,更喜欢在日常生活中品味音乐。面对镜头,手艺人热合曼随手弹起都塔尔,陶醉其间。
镜头来到克孜尔石窟,中国开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土黄的山体见证沧桑历史。
“克孜尔石窟开凿于公元3世纪,止于公元8到9世纪。”讲解员古丽扎尔·吐尔逊说,克孜尔石窟特别是窟内壁画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一份重要印刻。
镜头首先进入第17窟,壁画上的50幅本生故事,一一记录释迦牟尼前世历经的苦行。古丽扎尔·吐尔逊说,此窟可谓佛教故事画之冠。而第38窟内的多幅天宫伎乐图,虽时过千年,至今仍精美绝伦。
乌鲁木齐市洋行清真寺,一座始建于1897年的古寺。雕花彩绘多见于房顶、垂檐、门窗,典雅精美。
伊玛目木哈提热木·西日甫介绍,这座古寺不仅是维吾尔族、回族等新疆多民族信徒的宗教场所,也是许多外籍穆斯林做礼拜的地方。“每周五主麻日,都会有400多人次来礼拜,重要节日能达到2000多人次。”
“个别国家和媒体为什么会炒作涉疆话题?”“云参观”之后,一位外籍学生提问说。另有多位外籍师生就新疆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新疆旅游等问题表达了进一步了解意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总工会主席伊力扎提·艾合买提江等新疆参会人员一一作答,对外部势力抹黑新疆,干涉中国内政、妄图阻碍中国发展进行了揭露和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