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里的夏特力克农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系列报道之(三)
农业厅“访惠聚”活动办宣传调研--系列报道之(三)
夏特力克翻译成汉语是“欢乐的、愉快的”意思,义寓着合作社的社员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于村民艾买提·马木提来说,加不加入合作社是他和全家的一项重大抉择,也和幸福密切相关。
事情要从去年说起,农业厅第一批“访惠聚”工作组到帕希希村后,了解到村里有养殖牛羊的传统,但都是在自家院子饲养牛羊,圈舍空间小,养殖牛羊的数量很难扩大,有的养殖户牛羊养的多,牲畜一躺下就起不来,有好几户因为发现不及时,牛羊被踩伤、踩断腿,不得不低价卖掉;在院子里养殖,院子里气味异常难闻,一到夏天,蚊蝇铺天盖地,牲畜容易生病,对农民生活影响非常大。为改变这一现状,工作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成立养殖合作社的思路,但一谈到要投入不菲的启动资金,甚至要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不少人都打了退堂鼓。
为打消群众的顾虑,工作组组织村“两委”班子及部分养殖大户到附近县市参观学习,并积极协调落实建设用地,争取农业厅扶持资金25万元,最终注册成立了“疏附县夏特力克农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
今年,第二批“访惠聚”住村工作组到位,积极对接,协调县畜牧局进行规划设计,补办相关手续,并组织合作社成员到布拉克苏乡养殖示范合作社参观考察。在多方努力下,今年5月终于开工建设,目前已投入80余万元,建设长50米,宽12米的圈舍3座,并预留了牛羊“活动场”,建成后养殖规模可达2000只羊、200头牛。合作社社长麦麦提吐尔逊·马木提介绍,预计在2015年9月底,玉米秸秆等青贮饲料收割后,新圈舍可陆续饲养牛羊。
2015年6月5日,工作组组织一批致富带头人赴沙湾县培训学习。艾买提·马木提也去参加了培训,回来后,他兴奋的不得了: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片的地,一眼连头都看不到,水龙头一开,地就可以浇了,干啥都是机器;人家养的牛羊可真多,羊圈又大又干净,每天都有牛羊拉到市场里…他也申请加入了合作社。
工作组副组长刘志文说:目前合作社处在初创时期,社员经验还比较欠缺,但农民的热情很高,养殖业前景也很看好,工作组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扶植合作社做大做强。
阳光照耀在夏特力克农畜产品农民合作社蓝色的屋顶上,熠熠生辉,正如这片逐渐沸腾起来的热土,给人无限的憧憬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