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催热乌鲁木齐市“农家乐”

10.06.2015  18:11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姚远 见习记者白淑楠报道)随着收入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同样有所提高。每逢周末,开上私家车,带着亲朋好友来到田间地头,摘摘菜,呼吸新鲜空气,成为了乌鲁木齐市民们的新风尚。以“进农家院、吃农家饭、住农家房、享农家乐”为特色的“农家乐”休闲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乌市市民的认可。

    据乌鲁木齐市旅游局规划处处长马琪介绍,到目前为止,乌鲁木齐市农家乐约1500家,星级标准农家乐约157家。近几年来,南山、石人沟、安宁渠等地区的农家乐已成为乌市人群休闲旅游的一大亮点。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特色美食构成了农家乐的主要特色。

    上周末,记者在安宁渠采访时发现,这里的几家农家乐人气很旺。塞外水乡农家乐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两个周末,每日客流量均可达到2000人次左右。仅6月1日当天,有机蔬菜、大米及鲜榨食用油等农副产品销售额毛利达到5万元以上,餐饮区销售额毛利达到2万元以上。

    而位于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的方家庄共有207家农家乐,因其苍山环绕、溪水潺潺的独特风景,使当地农家乐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49号回族人家老板马致远告诉记者,6月至10月为农家乐经营的旺季,每日上座率可达到70%以上。随后马致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去一年7万元的租金,10万元的人工费用,去年全年纯利润达到30万左右。

    凭借多年开办农家乐的经验,马致远告诉记者,为了吸引游客,为了使农家乐生意更好,必须有创新,丰富菜品、改善管理、扩大规模和善于经营,才是农家乐良性发展的生存之道。

    马琪表示,现在的游客要求更加多元化,因此就要求农家乐要朝着综合性发展,不能仅仅还停留在吃住两个方面,来到了农家乐,游客希望能观光旅游,体验更多的项目,甚至能学习和健身。据记者了解,乌市的农家乐在休闲上下足功夫,增加了养生、观光、娱乐、拓展、采摘、垂钓等休闲项目,农家乐产业化模式已初见端倪。“农家乐要特色化,并且要品牌化。新疆有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底蕴,非常适合做以文化为特色的农家乐,独特的饮食,独特的风俗,独特的民族建筑,这些都会吸引游客源源不断。菜品、服务水平和档次提升,才能更好打造‘升级版’农家乐。农家乐在旅游业中占比例很大,‘升级版’农家乐有助于旅游规范,吸引更多游客,创造更高的价值,带动农民增收。”马琪说。